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当场诛杀董狐狸、拱难;二日后,生擒长秃;又三日,诛杀把来。”
    “只有叉哈来与猛安歹,二人见势不妙直接投了请把都儿,有朕与兵部叮嘱在前,戚都督并未与其冲突,当即便收了兵。”
    朱翊钧说着,便将手上的奏疏递给张宏,让他拿下去传阅。
    奏疏自然是戚继光的战报了。
    结果还算圆满。
    这次的主要目标,频繁作乱的董狐狸,当先便授首了。
    五个儿子死了四个,还搭上一个拱难。
    至于其弟长秃,则是与历史上一般无二,落入下风后直接俯首系颈,为戚继光所生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董狐狸的残部被其第五子猛安歹收拢,与叉哈来一同投了青把都儿。
    蒙古右翼三个万户,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
    青把都儿是喀喇沁的领主,实际控制着永谢布万户,在蒙古内部,权势稳当前五的人物——蒙古拢共就六个万户,兀良哈万户经此一遭,更是彻底被分食一空。
    青把都儿这等人物可跟朵颜卫一干小角色不同。
    此人插手,戚继光也只好收兵。
    之后的手尾,自然要中枢来处置。
    眼下,便是皇帝与内阁、兵部、京营,在为此事开小会。
    承光殿内,朱翊钧端坐在御座上。
    王崇古半边屁股沾着矮墩,兵部石茂华与京营总督顾寰,则是站在大殿内,束手而立。
    石茂华来时已经在值房内看过兵部的奏疏,此时直接当先开口:“陛下,青把都儿收拢朵颜溃部之事,顺义王业已上奏说明原委,恳请朝廷允准。”
    朱翊钧失笑摇头:“事情做了再上奏,哪里是恳请,传达还差不多。”
    石茂华连忙辩解:“好教陛下知道,青把都儿此次应下胡守人借道之事,本就是打着分一杯羹的主意,这是与咱们的默契所在。”
    有些话是不能写在公文里的。
    如果不是分食董狐狸部有好处,蒙古右翼凭什么坐视呢?
    皇帝的眼睛不能只盯着看瑕疵,不管怎么说,这一战的战果,毋庸置疑。
    王崇古作为北事通,此时自然责无旁贷开口解释原委:“陛下,当初朵颜卫举族携带乌格仑哈敦之宫屋,以万户之尊自行降为阿拉巴图(纳贡者)时,顺义王便将影克的几个兄弟及其部族据为己有,而据险以守、只是名义上归附的影克部,则是赐给了老把都儿。”
    “这些年老把都儿只能在朵颜卫征收岁献,并不能实控。”
    “如今朵颜卫遭天威惩戒,青把都儿收拢溃兵本就名正言顺,渊源如此,俺答汗也制止不得。”
    “若是非要穷根究底,只怕恶了双方关系。”
    王崇古话说得委婉,但这双方关系,指的不仅是俺答汗与青把都儿,同样也是朝廷跟俺答汗——没有相应的实力,就不要耍天朝上邦的性子了。
    朱翊钧听罢,并未直接表态,而是又将目光看向顾寰。
    顾寰见皇帝看来,斟酌片刻,道出了自己的视角所见:“陛下,诚如王阁老与大司马所言,此事即便是青把都儿自行其是,罔顾朝廷与顺义王的默契,也不应当深究。”
    “青把都儿属众多娶汉地妇女,尤其杂居于板升附近,习俗交融,贸易密切,本就与我朝最是亲善,比他几个时常劫掠我朝的弟弟,要好上数倍不止。”
    “奈何老把都儿死后,青把都儿一直与其弟哈不慎、满五索、满五大摩擦不断,至今仍没有彻底捏合部族。”
    “我朝若是为此小事贸然呵斥,反而易生变故。”
    这位京营总督的意思是,虏情复杂,理当见好就收,至于朵颜卫些许残部,无关紧要。
    朱翊钧听到此处,终于缓缓点头:“既然如此,便发文给顺义王,遂了青把都儿的意就是。”
    皇帝表态,方才说话的几人自然没有二话。
    “陛下圣明。”
    “臣领旨。”
    王崇古更是开口赞道:“在隆庆五年时,元辅与定安伯曾上奏先帝,言及,蒙古左翼患在属夷,右翼患在板升,二患不除,我朝终无安枕之日。”
    “俺答封贡时,板升赵全明正典刑;如今用兵董狐狸,左翼属夷一扫而平。”
    “两朝奋勇,庙算伐兵,北方终是可安枕些年岁了。”
    朱翊钧瞥了王崇古一眼。
    他对这厮的心思,可谓一清二楚。
    无论是方才给青把都儿开脱,还是此时说的话,都是在为其功勋张目。
    所谓平定二患,不都是他王崇古的定策之功?
    正因如此,听话听音也就够了,真要信了什么北方高枕,那朱翊钧就跟先朝的父祖们没区别了。
    且不说所谓二患只是左右翼的军师、马前卒之流,疥癣之疾而已,鞑靼本部势力不曾损过半点。
    哪怕是如今土蛮汗失了触须,短时间不会驱使本部侵边,那也不可能就高枕无忧了。
    矛盾是在不断转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