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84章 江河日进,天星应命

第184章 江河日进,天星应命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工部左侍郎潘季驯的仪仗到后,众人纷纷弃了手中的活计,静静等着官老爷们结束这一次心血来潮的视阅。
    漕运总督王宗沐走在左手边,有些犹豫地看向中间的王锡爵:“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海运走货也就罢了,元驭身居高位,又何必以身犯险。”
    虽然他王宗沐一力推行海运。
    乃至这淮安港,更是他与潘季驯三头两头巡视,亲自盯着建起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海运风险比漕运大太多了。
    后者不易沉船不说,即便出了事还能扑腾几下,前者,是真的会船毁人亡。
    当然,王宗沐并非是跟王锡爵私教多好,才出言关心。
    而高低一位吏部左侍郎当面,只要皇位上的人不早逝,便会稳步入阁的人物,要是因为海运出了事……
    那些想罢海运的朝臣,恐怕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能够轻而易举就被皇帝弹压住了。
    麻烦的还是他王宗沐!
    王锡爵闻言,摇了摇头:“朝中关于罢海运的声音一直没停过,议论纷纷,言辞汹汹。”
    “除了礁石、风暴、造船技艺外,更有船只离岸,不受管辖之说。”
    “如今恰好出了盗劫粮船案,只怕中枢还要再争上一轮。”
    “我正好以身实例,给王总督做个枪使。”
    “再者,我北上此去,便是砥柱大臣,不亲眼看一看这些新法,届时又如何有资格施政理国?”
    王宗沐竟然无言以对。
    他只好拱了拱手,心中祈祷王锡爵一路平安。
    一旁的潘季驯笑着安慰道:“自万历六年一月十五日通海船以来,行船数千次,运粮、盐、香数之不尽,所倾没者不过两艘,王侍郎放心乘坐。”
    王宗沐在旁听了不由觉得牙疼。
    人家正要坐船,你当面就盘点起船只倾没的事了。
    也难怪这厮在工部屡受朱衡打压,说话实在欠缺官德。
    王锡爵倒不甚在意,颔首回应。
    一行人就近占了一家官署,等候官船就位。
    眼下还是清晨,还有一层轻纱覆盖在海面上,没有尽数散去。
    潘季驯神色极为感慨:“疏浚入海口,实非易事,当初我临危受命,见此地黄淮之水,交缠不止,糜烂十数里,如奔龙狂蟒一般,汹汹入海,几如云梯关之故事。”
    “如今有这番景象,只是经我手的,便耗去了白银四百万余,征夫七十万还不止。”
    “此刻再见,当真恍如隔世。”
    王宗沐站到潘季驯身旁,放眼远眺:“也是亏了潘总工。”
    “当初傅希挚总理河道,推诿于天地气数,托疾高卧,不就是明白治河之难,心生退意么?”
    潘季驯点了点头:“这也不怪傅希挚,如今论治河之能,我当是独步天下,哪怕朱衡,也弗如我远甚。”
    王宗沐再度无言。
    王锡爵在旁,接过话头,出言勉励道:“今年以来,黄河决徐州,决豊县,大者二百馀丈,小亦四五十丈。”
    “六月,河再决高邮、砀山及邵家口、曹家庄。”
    “水情激烈,还要潘总工再接再厉。”
    王宗沐顺势跟道:“王侍郎至理名言,除了河情之外,海运亦有未竟之事,崇明港修筑三年,至今未成,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有个结果。”
    潘季驯闻言,挠了挠后脑勺,而后突然想到什么,突然开始掐着手指算起了寿数。
    另外两人见怪不怪,继续换了个话题。
    三位大吏,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时间缓缓来到正午时分。
    官船也终于收拾妥当。
    水手、船夫、随行兵丁、属吏近百人陆续上了船。
    王锡爵与两位同僚拱手行了一礼后,转身头也不回,潇洒上船。
    ……
    海运本身没有专事客运的船只。
    但在仪真造船厂拆分,被南直隶各大商行购入后,为需求故,各家又陆续将遮洋船改造,制出了一些集观光游览、海外非法交易、群体性使用扬州瘦马等功能于一体的客船。
    幕后勋贵站台、民间豪商入场、各房需求旺盛、王宗沐有意放任,这一款船只的更新迭代,可谓大明速度。
    几乎每季都能在性能与稳定上,做出新的突破——当然,也有上升空间太大的缘故。
    有了样船后,王宗沐自然是拿来就用,直接令清江督造船厂,仿制了几艘官船。
    也就是王锡爵现在乘的这一艘。
    高大如楼,可容百人。
    船底如刀,利于破浪。
    横梁贯穿,保持平衡。
    三桅三帆,三层舰楼。
    海运并不比漕运快。
    虽然漕运会逆流耽搁时间,但海运同样也会逆风。
    再加上规避风暴,沿途港口停靠补给。
    从淮安港到天津港,仍需十余日。
    海上行船,难免孤独,好在王锡爵初次乘坐,反而有些新奇。
    他一路上并未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