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94章 步履维艰,如烹小鲜

第194章 步履维艰,如烹小鲜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在两京一十三省可谓是密密麻麻。”
    “前两月司马祉还给我写信,问我说他要是得罪了沈鲤,我能不能罩得住他,我竟自己都拿不准。”
    “这般艰难局势下,度田清户之事却只限期三年,是否……”
    “有些太过急功近利了。”
    ……
    “急功近利?范公多虑了。”
    王锡爵虽然一夜未眠,但仍旧显得很是精神,声若洪钟也毫无遮掩之意。
    他朝范应期解释道:“度田清户又不是什么凭空而来的事,自嘉靖九年桂萼、郭化弘、唐龙、简霄先后提出度田之后,历任有识之地方官吏,便从未停止过此事的知行。”
    “嘉靖十年,邹守益在江西安福度田,用时三年。”
    “嘉靖十二年,安如山在河南裕州度田清户,用时二年八个月。”
    “嘉靖十五年,王仪在南直隶苏州丈田均粮,用时三年四个月。”
    “十八年,欧阳铎在应天府清查隐匿田亩,用时二年。”
    “嘉靖二十六年,嘉兴府海盐县令度田三年不到。”
    “隆庆元年,杭州府海宁县令许天曾清丈一年九月。”
    “这些有心度田,主动度田的堂官,度田从未有超过四年的!”
    王锡爵看向范应期,认真道:“有些事不是时间放得越宽越好的,就应当快刀斩乱麻,好让那些能吏与怠惰官吏分显出来。”
    “至于三年不成的州县,往后自有别的计较。”
    “百年旷举,宜及陛下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最后这句话,是张居正离京时,留给王锡爵的。
    后者今日转赠给了面前这位户部右侍郎——如此百年旷举,应该趁着皇帝在位的时候,务必尽快把事情办妥当,一举解决所有的问题。
    范应期闻言,沉默了半晌,最后拱手回道:“大冢宰良言,某受教了。”
    两人相差七岁,以范应期为长,所以王锡爵称其为公。
    而前者又略逊于官阶,便称后者为大冢宰。
    王锡爵不经意间提道:“若说大豪,当世又有多少比得过咱们这些环列紫薇之辈?”
    “只要咱们别同流合污,让陛下难做,那便是再多十倍百倍的怀柔伯,只要敌我分明,又有何惧之?”
    范应期虽然是状元,但本事稀松平常。
    当初浙江乡试,文章被评劣等,无奈做了科举移民定居顺天府,即便如此,还是交了“择校费”,也就是捐纳,进的国子监。
    会试一百九十三,殿试时因为投了世宗皇帝所好,被钦点为了状元。
    这种履历,在官场并不太受待见,从翰林院一毕业,就被一杆子戳到南京养老去了。
    若非此次腾的位置实在太多,也轮不到此人为户部侍郎。
    所以,出于对范应期能力的不信任,王锡爵委婉地提醒了一句,才能一般也无妨,但一定要把自己跟家事管好,免得露了破绽——天下事,不怕敌我分明,就怕你中有我。
    范应期正要说话。
    两名内臣走到了范应期面前:“范侍郎,陛下有召。”
    范应期闻言,下意识朝皇帝的车驾看去,只见前方一僧一道正被人引至皇帝驾前。
    他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皇帝昨夜出过气之后的手尾。
    范应期心中有所猜测,朝王锡爵抱拳一礼后,便打马朝皇帝的车驾行去。
    到得近处,才看到所谓的一僧一道,乃是原申道人与宏法和尚——这二位至少是北直隶一带佛道两门执牛耳者。
    两人气息还有些局促,脖颈处流着汗水,显然是一路赶来,疲于奔命。
    看来吓得不清啊。
    范应期心中嘲弄,面上却不显,只与两人互相颔首,以示见礼。
    正巧这时,皇帝车驾的帘子,突然被两只手掌掀开。
    睡眼稀松的朱翊钧,打着呵欠,伸着懒腰,从车驾里钻了出来。
    “陛下。”
    “陛下。”
    范应期连忙翻身下马,弯腰行礼。
    原申道人的腰,弯得更低一些;宏法和尚干脆跪地叩首。
    朱翊钧从车驾上跳了下来,伸手掸了掸衣袍:“本说是巡完顺天府之后,找二位上门说理的,没想到两位一大早就寻上来了,也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佛祖道尊显兆。”
    宏法和尚心中苦涩。
    皇帝都开始杀上人了,他们能不来么?
    万一这位皇帝怀疑佛门失了恭顺之心,心怀怨怼,那他弘法和尚怕是就要遇到属于自己的宇文邕了。
    而一旁的原申道人,与皇帝打了几次交道,更加沉着冷静,面对皇帝的调侃,他谄笑着化解道:“陛下便是道尊下凡,与陛下心有灵犀何尝不是道尊显兆。”
    朱翊钧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笑。
    不得不说,虽然结构性压迫不能立竿见影地缓解,但将吃相难看的剥削户先砍死几个,心情还是很舒畅的。
    他招了招手,示意三人起身,边走边说。
    “朕就开门见山了。”朱翊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