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200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

第200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亦不失为祖宗成法,利在千秋。”
    几人听了这话,不约而同陷入沉思。
    皇帝此举,既是为了度田,甘愿清退皇庄,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又是自上而下,以身作则之意。
    这般自缚手脚,家天下向公天下让步,乃至之后可以预见的藉此约束百官……
    无论效用如何,又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半晌后。
    才有人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只盼皇帝赤心不改,矢志不渝。”
    几人沉默片刻后,陆续颔首。
    还欲再说,却见有几道人影出现在几人视线之中。
    几人抬头看去,赫然是书院院长走在前头,左右还有两位夫子,迎着一名身着大红飞鱼紵丝,披着大氅的客人从后院走了出来。
    学生们连忙停住话题,起身见礼。
    “山长。”
    “夫子。”
    谏诤一般在同辈间进行,有长辈在场的话,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闭嘴。
    尤其是这客人一看来头就不一般——大红飞鱼紵丝,都是宫里赐下,不是地方督抚,就是中枢重臣。
    院长对学生们笑呵呵回礼。
    旋即他又伸手介绍起旁边的客人:“这位是以方正刚介闻名于世的龙江公沈鲤,快快见礼。”
    学生们恍然。
    难怪行头这般唬人,原来是帝师之一。
    “龙江先生。”
    “学生久闻龙江公大名。”
    几名学生一边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重臣,一边行礼恭维。
    沈鲤一丝不苟向学生们回礼。
    而后又朝院长拱手:“我还要入京赴任,就不多叨扰了,也请子春先生留步。”
    当然,留步自然是不会留的。
    儒生送行,从来没有送到中庭就留步的道理。
    又是一阵寒暄拉扯,师生们一路将沈鲤送到书院外,最后院长亲自将沈鲤扶上马车,双方才挥手作别。
    风雪愈盛。
    马车缓缓驶动,渐渐消失在了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
    马车中,继子沈茧,恭谨地将厚毯递给父亲。
    口中说着接下来的行程:“大人,咱们入夜才能至涿州,在涿州驿歇一夜,约莫要明日午间才能到京城了。”
    从河南入京,没有水路可走,而是由大名府入北直隶、经行顺德府、真定府、保定府这一条陆路。
    本就比水路绕,加之路上的积雪也更多些。
    是故,沈鲤这一趟入京赴职走下来,显得有些慢慢悠悠。
    沈鲤解下大氅,放在一旁,而后才接过毯子,搭在腿上。
    沈茧顺手接过大氅,掸去其上的雪花,放在腿上收拾对折起来:“大人,陛下公示皇产之事,坊间反响极为热切,竟连田间老农亦不乏声援者,当真是如天之德。”
    这当然是沈茧在定兴县中的见闻——父亲独自去书院访友,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县里好歹转了一圈采足了风。
    说着,沈茧的脸上忍不住闪过一丝惊叹之色。
    皇帝以往也不是没有名声。
    当初整顿宗室、儒学辩经,都为皇帝赢得了不菲的声望。
    但,那只是在朝堂士林而已。
    百姓可不会管你什么辩经,什么盐政,大部分百姓压根懒得理会皇帝做了什么。
    甚至于,要不是年号改了,估计都不知道上面换人了。
    这次却不一样。
    皇帝清退皇庄,公示皇产的表态,竟然连樵夫老农都为其声援。
    甚至自发传唱“万历万历,万民勉励”的说法。
    虽然只是勉励,没有夸得很直接,但怎么说也与世宗皇帝的“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不是如天之德,还有什么是如天之德?
    沈鲤闻言,想起在书院的耳闻,也不由得欣慰一笑:“明白是非的百姓才是多数,世宗皇帝大兴土木、敲骨吸髓;今上严于律己、与民生息,百姓自然要唱不一样的童谣。”
    从嘉靖、隆庆以来,皇帝都是敛财的独夫,如今的皇帝竟然破天荒地愿意后退一步,对于百姓而言,已经足够令自己感恩戴德了——大明朝的百姓,要求一直都这么低。
    沈茧跟着父亲笑了笑。
    而后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犹豫地开口道:“不过,坊间传闻,财产公示,恐怕不止于皇产。”
    这也是如今皇帝主动自缚手脚,朝堂上却态度暧昧的缘故所在。
    火烧得太旺,万一烧到自己就不好玩了。
    沈鲤转头看向儿子,一字一顿认真回道:“若是陛下与内阁有这想法,我行得正坐得直,能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你若是害怕‘有朝一日’,那么今科会试,不妨就不参加了,也不是非要做这个官。”
    还有两个月,就到万历年的第三科会试了,也是沈茧今年要参考的一科。
    面对父亲的斥责,沈茧连忙解释道:“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担忧届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