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221章 询谋谘度,讲信修睦

第221章 询谋谘度,讲信修睦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度,比她预料中要坚定太多。
    不过,这事没得谈,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不能讨价还价了……
    三娘子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皇帝:“陛下,外臣与顺义王孕有三个儿子。”
    她目光炯炯,直言不讳,显然也是亮出了底线。
    最⊥新⊥小⊥说⊥在⊥⊥⊥首⊥发!
    公主,可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明廷必须要助她,将权力移交到亲儿子手上。
    朱翊钧深深看了三娘子一眼。
    三娘子一心扶持他儿子继位土默特部,连连上疏,明廷上下都知道这事。
    这是三娘子与俺答汗嫡系一脉的明争暗斗。
    至于为什么在此时求助于明廷?
    三娘子历史上想扶持亲孙子,然后便是三五路把都儿台吉,纠集七十余名黄金家族的领主,用兵谏的方式,迫使三娘子移交王印给俺答汗嫡孙的嫡孙。
    这种事,三娘子靠自己做不到。
    不过,却正中朱翊钧下怀——要三娘子做祖宗,自然得抬一抬她的亲儿子们。
    只见皇帝击掌颔首:“先封镇国将军,待到局势水到渠成,顺义王之位,可由夫人一言而决。”
    三娘子闻言,终于神色舒缓下来。
    她顿了顿,后退三步,躬身下拜:“事干重大,敢请陛下容外臣慎思几日。”
    这作态,赫然是答应了。
    所谓慎思,自然是事情非同小可,繁琐无比,还要回去准备手续文书——总不能当场下拜,口称义父这么儿戏。
    朱翊钧哈哈一笑,连忙上前一步,握住三娘子的手:“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两人双双展颜,厅内各种声音又应景地嘈杂起来,气氛再度热络。
    朱翊钧抓着三娘子的手,顺势将人扶起:“无论夫人答应与否,此番入京的贡赐却是少不了。”
    “除了方才朕应下归化城至大同的水泥路外,朕再赠夫人一座城池,如何?”
    说罢,才发觉自己下意识握手言欢,忘了男女有别,又连忙撒手。
    三娘子无暇回味与皇帝的肌肤接触,只敏锐抓住关键词:“城池!?”
    申时行见皇帝还在尴尬擦手,识趣上前接茬:“不错,当初贤伉俪筑汉城一座,以示两族修好。”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归化城修建以来,汉蒙百姓归附者甚众,短短数年,便已然聚众数十万。”
    “如今双方互市往来方兴未艾,归化城逼仄狭小,恐怕不足以忠顺夫人安置各部。”
    “是故,陛下拟赠资材若干,再起一城赠与夫人。”
    三娘子眉头紧皱,斟酌稍许后追问道:“莫非还要驻军?”
    她看向王崇古。
    王崇古见状,当即摇头抢白:“没有这个条件。”
    当然,现在是没有的。
    等路修好之后,若是有人谋逆,就不一定了——毕竟三娘子死后,事情多少会有几次反复。
    一旁的汪宗伊补充道:“至多派遣诸生,过去修办学校,教授语言文字。”
    三娘子恍然大悟。
    若是听到这里,还没咂摸出明廷的谋划,她就枉为一族之首领了。
    “想必忠顺夫人也看出朕的一番苦心了。”
    三娘子闻声转过头,迎上了皇帝的视线。
    只见皇帝一脸恳切,语气真挚:“自俺答封贡,开启互市以来,蒙右各部才停止以往刀口舔血的劫掠生涯。”
    “若说多富足朕不敢海口,但至少食能果腹,衣能蔽体,归化城定居以后,冬日路边被冻僵的干尸都少了一半。”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伸手示意三娘子边走边说。
    “既然归附,那蒙右三部,都是朕的子民。”
    “所谓抢不如买,买不如造,朕也盼着蒙古子民能够不再流离各地,四海为家,好歹有青砖瓦房遮风挡雨,过上安生日子。”
    “无论修路也好,扩建城池也罢,都是为蒙右子民之生计,谋两族通商之便利,加速蒙右的城池化进程……”
    皇帝还在长篇大论。
    三娘子静静跟在身后,侧耳倾听,神色极为复杂。
    她当然听出话里的真假参半——一半是被她们蒙古人劫掠怕了,一半还是起了用夏变夷的心思。
    不过,比起明廷谋划云里雾里而言,说透之后,她反而轻松不少。
    抛开黄金家族们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野心不说,皇帝描绘的图景,并不坏。
    互市贸易确实比劫掠轻松,城池宫殿也确实比营帐好眠。
    让蒙右子民过上汉人的日子,何尝不是她的期望?
    甚至成吉思汗也是这样想的吧?否则怎么会入主中原,还将大帐选定在脚下的京城?
    她的诉求与明廷的谋划并没有什么分歧。
    唯一的坏处,也只是脖子上被套上绳索,受制于人罢了。
    唉。
    或者用倭人的说法,这叫,有了乡土羁绊。
    三娘子心中已有倾向,口中还在迟疑:“陛下,我族子民放养牛马,逐水而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