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235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

第235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难中里外不是两个月了。
    「喉。」
    一声叹息。
    众人齐齐循声,朝班首的张居正看去。
    张居正双手负在身后,居高临下看着下拜的潘晟,有些失望:「刑部怜惜老上司。」
    无数道目光落到潘晟身上。
    潘晟脸色似忧似悲,唯独不以为错,他双手持着笏板,坦然再拜。
    刑部侍郎许国,则是望着房梁,心里盘算着这次背着潘晟调取卷宗,到底走没走对。
    张居正转向王三锡,满脸厌恶:「当年的刑曹执掌大理寺。」
    毒辣的目光了王三锡一眼,后者紧紧咬着牙关,下颚肉痣上的须毛似乎都在用力,
    三五根全部竖了起来。
    但随着四面八方的视线,王三锡终究再撑不住,心虚地别过头去。
    张居正顿了顿。
    最后将目光落到徐一忠身上,喜怒难测:「哪怕都察院也默契声。」
    当年办案的五城兵马司,名义上虽属兵部,但在业务上受都察院巡城御史领导。
    副都御使陈吾德,脸色难看地瞪着都御史徐一忠。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厮为何自告奋勇,要亲赴兵马司研审荷花案是否有冤。
    徐一忠满脸苦涩,径自出列,伏地不语。
    整个人在殿内,官服在身上颤动不已,不知是气氛在震,还是人在抖。
    将人悉数点了一遍后,张居正肃然敛容:「难怪哪怕荷花案的真凶落网,仍不得翻案。」
    「难怪杭州府一案哪怕死者复生,都能以‘虽死者误认,然凶手无误」搪塞过去。」
    「难怪刑部换了这么多尚书,从刘自强、王之浩、张翰,到如今的潘晟,法司竟半点起色也无。」
    「原来—是针扎不漏,水泼不进。」
    好生骇人听闻的八个字!
    殿内群臣勃然变色,对张居正的激烈措辞措手不及。
    潘晟等人更是颤声抗辩:「元辅!我等绝非结党!」
    张居正不做理会,只是感慨不已:「还道陛下让我过问这等小案作甚,本以为是陛下小题大做,不意是我眼界窄了。」
    「陛下不是着我来议荷花案的。」
    说及此处,张居正气质陡然一变,竟是牙关紧咬,一副森然语气扑面而来:「陛下是让我来铲平你们这些山头的!」
    文华殿的廷议如火如茶。
    首辅勃然大怒,午饭都不让吃了。
    万寿宫的午睡意犹未尽。
    穿戴好后的皇帝,睡眼稀松地磨蹭到万寿宫正殿,
    中书舍人早已换完了班,在殿内等候。
    朱翊钧呵欠连天,撇了一眼王应选:「王卿回来了啊,散朝了?」
    他也没特意去记今天是哪个中书舍人值文华殿,只是午膳时候,魏朝正好提了一句小王被大王教训的事。
    弄得朱翊钧现在看到王应选就觉得喜感。
    你好好一个颜门四人之一,怎么能去湖广给探亲的首相私下汇报中枢的工作呢?
    不像话。
    王应选自然不知道皇帝正在腹诽自己,面上颇有些不满地开口道:「还未散呢,元辅说要议一整天。」
    「也就方才群臣实在饿极,元辅才让廷臣们先分膳,微臣瞅着空挡,便与姚三让换了班。」
    朱翊钧听罢,倒吸一口凉气,好一个工作狂!
    他当然知道自已交办的事情一天肯定议不出个结果,否则也不会传口谕让张居正「后日奏对」了。
    只不过着实没想到,张先生竟然一回朝就直接废寝忘食,加班加点!
    自愧不如啊!
    朱翊钧决定三天之内再也不喊累了。
    皇帝狼狠从榜样身上汲取了短暂的力量,口中还不忘关切正事:「议得如何了?」
    王应选对答如流:「元辅上午主持了廷鞠,先是替荷花翻案,又将近日数起遭受非议的案件,打回刑部,令左侍郎许国重新研审。」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其他陈年旧案也就罢了,但唯独荷花案,按理来说,他这个皇帝也有责任,死刑复核的名单,得皇帝朱批才行,荷花案是他亲笔朱批的。
    但皇帝深居宫中,不可能真的把每个案子的卷宗、案犯、证据,都亲自看一遍,所谓复核,早已流于形式。
    偏偏这案也不如小白杨案出名,连基本的印象都没有一一当然,他并不知道,事实上,荷花案历史上翻案,也并非三法司良心发现,而是「都人竞称荷花儿冤,流闻禁中,
    帝大怒」,因为是靠万历皇帝淳朴的是非观翻的案,所以并不值得士林传唱。
    朱翊钧摇了摇头:「几名刑曹如何处置?」
    王应选省略了廷鞠的过程,言简意地总结道:「审夺该案流程来看,南京刑部尚书翁大立、五城兵马司把总张国维,明知冤屈,刻意掩盖;而大理寺卿王三锡、金都御史徐一忠,则是迎合上官,炮制冤案。」
    「元辅要以谋杀之罪,诛杀翁大立、张国维。以渎职不法,流放王三锡、徐一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