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236章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

第236章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236章 荒洲古溆,断梗疏萍
    翌日,清晨。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返聘虽然比新入职差点热情,但多少也有两把火,
    昨日廷议上,已经烧了一把火,烧得大理寺卿自陈不职,烧得都御史伏乞罢免。
    这是小火慢炖,一时半会还烧不完一一不说别的,翁尚书还在南京刑部任职,天高路远,一时半会还不会轻易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
    涉足过疱厨的人都知道,慢慢炖煮的时候,往往要起火再烧一灶。
    于是。
    天不见亮,群臣就在千步廊外看到了首辅的车,稳稳当当停在了户部衙署外。
    惊得路过的官吏加快步伐,目不斜视。
    户部尚书王国光作为新党老人,又是写出《万历会计录》的业务官僚,无论是资历,
    还是能力,都使得王尚书在朝中隐隐有「跳出三界外」之感。
    所以,首辅登门户部却不得堂官迎接的时候,张居正并没有不悦,反而温声细语拱手致歉:「不告而来,叻扰汝观了。」
    突兀是肯定的,张居正本来准备在今日早朝时,议论皇帝交办的第二件事。
    但昨日睡前,他临时改变了主意,便来不及提前向户部通报。
    王国光从主位上站起身,将豆浆倒入茶壶,连带茶杯一并托着,朝张居正走来:「元辅是来铲户部山头的?」
    六部哪个衙门没山头?
    或高或低罢了。
    张居正起身,主动双手接过托盘,放在茶几上:「户部的山头,让李幼滋自查自纠了,汝观是财政牛刀,焉用于杀鸡?」
    两人一言一语,定好了这场私下谈话的基调。
    既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两人自然便没有区分主次,而是双双就着茶几两边的客椅,
    先后落座。
    王国光提起茶壶,给张居正先倒上一杯豆浆:「唉,还以为我也哪里行差踏错,要被陛下论死呢。」
    王尚书今年正好七十,气色看起来反而还比张居正更显精神。
    唯独愁眉紧皱,稍显阴郁。
    张居正屁股离坐,半起身接过茶杯。
    他当然听出王国光对昨日廷议上的事有些哀怨,事实上,这种情绪在老臣中极为普遍。
    「汝观,翁大立炮制冤案,害了三条无辜性命,你我岂能自甘堕落,与之混于一谈?」
    什么叫无辜?
    就是本来正经活着,突然就被抓进了大牢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带着清白出狱的期盼,最终却被押送刑场,在绝望中被一块肉一片肉地割下来,直到浑身血淋淋地哀豪而亡。
    这就是无辜。
    张居正不爱喝豆浆,说着话的功夫,只象征性地呷了一口。
    王国光听罢,微微摇了摇头:「叔大,我一生行得正坐得直,有些话我不怕说了被陛下听去。」
    「人命和人命是不一样的,你我朝臣只认识翁大立,哪见过什么婢女荷花?」
    「是,刑部是办了冤案,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为官一生,谁能半点不出差错?」
    「若是轻易对翁大立论死,以后谁还敢尽心做事?」
    「元辅,陛下只是为了削山头,何妨留翁大立一条活路,哪怕夺去文字,流放三千里也好,朝野内外必能盛赞陛下仁德。」
    王国光当然不是真怕自己也步了翁大立的后尘,自入仕以来,他还从未行差踏错过。
    初为官时所著的一首铭志诗一一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受一文钱,客死不还乡至今都还常伴王国光左右,眼下就挂在户部大堂之中。
    他只是想求情,也就求了。
    张居正闻言,缓缓放下茶杯,一时无言。
    他当然理解这些老臣,什么荷花不荷花的,说到底也只有一个名字而已,翁大立才是活生生的人,至少在记忆中见过、谈过、争过。
    况且都做到廷臣这一步了,公文里动辄都是死伤千百,三这个数字,恐怕打动不了铁石心肠。
    说句心里话,他张居正在乎么?
    张居正扪心自问,不免自嘲一笑,他摇了摇头,将王国光的恳求挡了回去:「汝观,
    不一样的,你若看过卷宗便明白。」
    「当初翁大立与张国维,并非行差踏错,而是明知冤情,故意屈打成招!」
    「至于以后谁还敢尽心任事-坚持不结案的潘志伊,起复刑部后,想必会比翁大立等人做得好。」
    话说到这里就够了。
    毕竟公理道义上,翁大立终究站不住脚。
    但老友当面,张居正顿了顿,还是补了一句:「汝观,对于你我而言,自然只熟知翁大立;但对于外面的百姓而言,荷花才是活生生的人。」
    「民心所向,往往在这桩桩件件里面,一如陛下所言,覆舟水是苍生泪。」
    「你我廷臣宰持万化,代君牧民,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这下轮到王国光沉默了。
    王尚书本就不是能言善辩的性子,此时张居正劈头盖脸一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