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展开好似永不休止的炮战
只是鞑子这边的火炮和回回炮,被布置的更加分散,缓坡的四面八方布置的到处都是,两架最近的距离都有数百上千步
这样做火力虽然下降许多,但却更难被明军针对
并且在今天,鞑子军中还多了许多,临时赶制出来的皮帘和木幔,这些都是攻城时的防御设施
用来防御神火雷的破片和爆炸,非常的有效,原本居高不下的伤亡率终于得到了控制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眼前明明已经占到优势,吉日嘎居然没有下令大举进攻,反而选择了最保守的战法
继续用火炮和回回炮,和明军打远距离炮战
没有派出哪怕一个人,去抵近攻打缓坡……
就在今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之前被派到各处打探明军卫所的斥候回来了,给吉日嘎带回来一个令他惊喜的消息
包括距离最近,已经被明军占领的口温城
附近所有明军卫所,城池,军队,都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好像压根就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难道……
吉日嘎不禁在心中开始猜想:这个大明的靖远侯,只带了效死营这一支孤军,隆冬时节来到这草原砍柴?
根本就没有调动大明的边军
夜袭之后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出去,就被自己给围住了
现在缓坡上的马世龙,还有效死营,就是瓮中之鳖!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吉日嘎就不用那么着急了,完全可以选择用消耗战的方式,一点点消耗掉效死营的火药粮草
不用付出巨大的代价,让麾下的士卒去送死……
当然,吉日嘎也不会只因为这一个消息,就如此肯定
所以他还在等,等后面陆续往回赶的斥候,如果他们的消息和他猜想的一样
那他就可以基本肯定了
不用那么着急,保存实力,一点点的和效死营消耗
如果不一样,耽搁一天时间消耗明军的火药和士气,也不算什么赔本的买卖,左右怎么算都不亏……
于是整个白天,吉日嘎将麾下三波,轮流不间断的对明军的阵地发射炮弹
火炮过热了就歇歇
回回炮坏了就拉回到后面,让工匠修理一下……
但这样缓坡上的效死营情况就不太好了
他们手里的这些火器,都是进攻时的利器,用于防守局限性非常大
就像现在这样,还击收效甚微,火龙铳和神火雷,在有所准备的鞑子面前,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只能被动的挨打
赵涌泉憋屈的窝在一个掩体后面,嘴里不停的骂着狗鞑子
在他的旁边,还有几杆炸了膛的火龙铳,上面的铭文就是他回京要问责的火器制造局工匠
“给老子传令下去,全都给我装犊子,装王八!”
“只有狗鞑子上来,才能探出脑袋咬他狗日的!”
这话传令兵听着就憋屈,但是没办法,现在他们只能如此,被鞑子摁着脑袋打!
还手还讨不了好,只能当王八憋着
就这样,第二天悄然而逝……
效死营又倒了近三百人,一些是被炮弹直接击中,一些是掩体被打垮埋了进去,坟都有了……
第三天太阳升起,一百五十里外一处背风洼地
马世龙套上三层重甲,手持长矛,看着身前憋了三天,战意盎然的一千余铁骑
终于到时候了
该他们上场,给鞑子最后一击了!
………………
距草原数千里以外,大明京都皇城太子东宫
朱标正俯身处理着政务
在他的下首坐着中书郎王敏,虽然被赐了座,但却只敢坐半边屁股,那都不敢瞧那都不敢看,只能低着脑袋盯地板
就在今天一大早,王敏刚起床洗完漱准备用饭
就突然听到下人说,有内监前来传旨,让他赶紧更衣前往中堂迎旨!
听到这话,王敏当时就蒙了,怎么突然会有太监来自己家里传旨?
他身上有中书郎的官身,但中书郎说白了就是一跑腿的,负责在中书省协调上下级,处理各类文书档案,还有一些无关痛痒的政事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勋贵众臣云集的大明京城里头,你站街边扔块砖头出去,都能砸着一群三四品德高官
他一个中书郎,连个蚂蚱都算不上!
怎么能有旨传到他这呢?
不过王敏也没有太过惶恐,他为人向来刚直廉洁,往日所行所作无一件违背大明律例,对前元遗留下来的“潜规则”更是嗤之以鼻
更何况他小小中书郎,真犯了什么事也不可能大动干戈的下旨
他还真不配……
但当他王敏真的见到传旨的内监,听完了内监的话以后,整个人是真的彻底懵了
大明东宫太子朱标要召见自己?!
自己祖坟今天是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