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懂宋濂的话,明白没明白过来,事不可为,但可顺势而为
宋濂坐在椅子上,让侍女给自己倒了一杯新茶
这一次喝起来没有苦涩的味道,只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从眼下来看,确实是对浙东一系,乃至整个南方官员一次重大的打击
族中原可以有十名官身子弟,现在只剩下了五名
是根本无法接受巨大损失!
可在宋濂的眼中,事情可不是只能从眼下看的,应该放的远一点,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
科举就是科举,以才学论高低
但现在整个大明,若论文风之盛,哪里能与浙东相媲美?
不过就是暂时少了一些名额罢了,他又不是这几天就要死,浙东一系也不会过两天就轰然倒塌!
优中选优不更有培养的价值?
而且宋濂还从这件事中,看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胡惟庸,中书右丞相胡惟庸!
朝堂中他的最大敌人,近期跳的是越来越高,手伸的是越来越长了,已经忘记了他只是一介臣子
也忘记了,他们的皇帝是从最底层杀出来的朱元璋!
想要一家独大
换成李善长来了,他也不敢生出这个念头!
等吧,或许再过不久,就会有一把刀砍在他的脑袋上!
而他宋濂可就不一样了,他是臣,朱元璋是君,君君臣臣,分的很清楚
既然君要平衡那就给他平衡,然后慢慢等,等到新的不平衡出现,这朝堂依旧会有他们浙东的位置……
朝廷的动作很快
今天早朝刚下旨重开科举,中午便有无数匹快马,朝着大明各地疾驰而去
他们都接到了死命令
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旨意传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北方诸省,更是要万无一失,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都不能放过!
不过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大明京都应天府地处南方,距离浙东苏杭非常之近
旨意传达到这些地方,速度自然也是最快,不过两三天功夫,许多学子就得到了消息
得知科举重开先是狂喜
寒窗苦读数十载,如今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他们能够参加科举为国效力了!
可是看到后面,分设两榜取士的字眼,许多学子的心中纷纷涌出不同的感受
有不满的,有感慨的,有庆幸的……
更有包藏祸心之人,还试图想要鼓动他人
但才刚有动作,就立刻被当地的锦衣卫捉拿,抓到狱中一番折磨,接着又抓了好大一批
再一再二不再三……
毛骧这次是真的发了狠,弄得所有锦衣卫,这段时间睡觉都睁着眼
不管什么事,只要感觉不对就查,狠查!
而这些包藏祸心,运气不好正好撞到枪口上
如此的小风小浪几次之后
京都附近几处要地,文风鼎盛之地,科举之事彻底落了地
没有人再有其他的心思,只想着要赶紧,赶快,抓紧时间
这重开科举的首次,时间定在了五月
距离现在不过三个月多一些,再减去赶路温习的时间,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甚至有些地方,在旨意传下来的第二天,就开始动身前往京城,去早了没关系,去晚了可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又是数日
快马来报
大明靖远侯马世龙,率凯旋之师归京,现距京城应天府已不足两百里!
这一消息又一次引燃了朝堂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纷纷站出来恭贺夸赞
就连老军侯们都搜肠刮肚的,整出来几句能登大雅之堂的话,说的那叫一个认真那叫一个严肃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
平时他们说话:*……%*……%¥……都是这样的
不过这一仗确实是打的漂亮!
连夺元廷三座重镇,为大明拓土开疆两千余里,使大明占据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还缴获了牛羊牲畜近百万,兵甲辎重战利更是无数,不仅一举解决北方诸省的耕牛空额,还能剩余下来不少,若是换成银钱估算的话
这一战大明不仅没花钱,还赚了那么一小点
更重要的是
这一仗跟着马世龙一起出去,那些在战场上都立下军功的勋贵子弟,他们的老子就是这些老军侯!
现在在这里夸马世龙,夸此战打的漂亮,某种意义上不就是在夸自己家儿子嘛!
至于文官那边为啥也那么激动……
你也不看看这马世龙是什么身份,当今皇后的弟弟,太子朱标及嫡脉诸亲王的舅舅,开国勋贵,军功封侯
并且最重要的是他才二十多岁!
整个大明朝堂,你就找不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