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灵州城下

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灵州城下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元佑元年春,北风卷起界碑旁的枯草,苏辙一袭朱袍立于车辕旁,望着渐远的宋境烽燧。
    榷场喧嚣声随白沟河水远去,辽国接伴使的仪仗已至三里亭外。
    “侍郎请看,“副使指着辽骑扬起的烟尘低声道,“契丹人连马镫都鎏金嵌玉,比之我朝使者简素...“
    苏辙这一次出使与辽国谈判,是章越之命。
    一来是苏辙在朝中一意主张清算吕惠卿,对新党赶尽杀绝。
    二来也是让苏辙有个事办,担负起重任来。一般而言出使辽回国必升迁。
    如果要出任宋朝的翰林学士,基本都要有出使辽国的经历。
    所以章越让苏辙出任礼部侍郎,让他出使辽国。
    这一次谈判也不算没有结果,同行者还有辽使萧禧。此番谈判虽非全无成果——辽主已答应释放此前随韩忠彦出使被扣的副使童贯,甚至不再坚持引渡耶律乙辛。
    但多年外交宋朝处卑,辽国处尊,出使辽国苏辙还是有所不乐意。
    苏轼听说了就给即将远行的苏辙作了一首诗。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代表宋朝出使辽国是屈辱的。
    苏轼也是好言相劝苏辙,让他谨慎行事。
    眼前辽国关隘下,一队契丹商人正与宋人牙郎争执。
    “十贯!此马须付三十贯足陌宋钱或三十贯盐钞方可。”
    辽商拍着马颈嘶喊,青筋暴起的手背显露出内心的焦躁。
    宋人牙郎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叠纸钞道:“我有大安宝钞三百贯!”
    苏辙闻言不禁摇头失笑。那辽商顿时涨红了脸怒道:“边市百物皆以汴梁铜钱为尺,谁不知本朝自铸的锡铁杂钱,连牧奴都不要,更何况纸钞。”
    大安宝钞是耶律洪基去年改元大安后,效仿宋朝盐钞交子所设的纸币。
    耶律洪基也想学宋朝章越这般的经济改革,回收铸币权至朝廷中央,如此每年有源源不断的铸币税,同时杜绝了金银铜钱的火耗,消灭民间私铸劣质的钱钞,同时还能节约运输和储存成本。
    耶律洪基对盐钞制度颇为艳羡,认定这正是宋朝国力日盛的关键。
    同时他也认为纸钞不过尔尔罢了,说白了就是朝廷从民间空手套白狼一段手段。
    所以他在永乐城之战后,痛下决心对辽国进行改革。
    首先就是效仿宋朝设立钱钞制度,当然他也吸取了教训,听从汉人儒臣的建议,在南京和上京都建立平准库,以宋朝的岁币白银、丝绢作为储备金,避免滥发重蹈交子的覆辙。
    设定面额从一贯至二十贯。
    耶律洪基设定后,信心满满,据说觉得汉儒所设的‘大安宝钞’的名字,不好听,直接名为‘圣钞’。
    不过‘圣钞’发行的第二年即宣告滑铁卢。
    耶律洪基一开始确实按着汉人儒臣的意见,一直提防着中央不加节制滥发纸钞。
    没错,羊要养肥了再杀。耶律洪基也是这么想的。
    但没料到‘圣钞’甫一发行,即遭到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
    那就是‘假钞’!
    宋朝的盐钞和交子,章越后来命沈括在三司使任内办过一件事,就是仔细考证防伪事宜。
    为了制作宋朝的盐钞和交子,沈括当时特别至淮泗考察,使用当地一种专门的褚树用以制作出的钱币,与众不同。
    所以沈括才命当地官员将其他处这种褚树全部砍伐,独留下一县之地用以种植褚树,并派兵将之保护起来,严禁任何人入山砍伐,专门制作宋朝的盐钞和交子。
    同时沈括还设计了专门一套防伪的程序,以防止被伪造。
    在这项事上耶律洪基则没有想得那么深。
    只是将‘大安宝钞’,将纸钞上的汉字与契丹文字并存,以及破钞旧钞兑换新钞只收五十文钱(宋朝则需一百文)。
    他就认为大安宝钞一定会胜过宋朝盐钞和交子。
    但是耶律洪基明显想当然了,大安宝钞是改元大安前就已发行,但大安元年当年已出现了大量伪钞。
    到了大安二年,也就是元佑元年,现在大安伪钞制作技术连辽国官方的铸造工匠都已分不出。
    耶律洪基紧急下令,禁止大安宝钞往平准库中兑换丝绸白银。
    于是大安宝钞瞬间币值一落千丈,贬值速度更胜过当年交子,别说十兑一,便是二十兑一都不要。
    看着如同废纸一张的大安宝钞,苏辙心底暗笑,一旁陪同的辽国馆使也是大觉颜面无光。
    观一叶而知秋,辽国经济甫近崩溃。
    ……
    苏辙一行抵达南京城郊时,但见辽军行营连绵数十里,旌旗猎猎,甲光曜日。营帐间铁骑往来如梭,操练呼喝之声震彻云霄。
    他心底不由得出了马犹不可胜计,兵犹不可测的结论,看来辽军在幽州练兵,时刻意图南下之言并非虚言。
    他暗自心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