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塞尔维亚总参谋长科斯塔·普罗蒂奇。为了获得军方的支持,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直接任命总参谋长科斯塔·普罗蒂奇执掌临时军事政府,并且向其承诺,会在未来让他担任塞尔维亚内阁政府的下一届首相。
这算是一次政治利益交换。在总参谋长科斯塔·普罗蒂奇被提拔为政府的最高领导者之后,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也顺利的在军方安插了自己的几个心腹。
正因为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获得了军方的支持,导致他对前任内阁政府的清算变得十分顺利。
哪怕上一届内阁政府是有俄国支持的,也仍然无法抵挡军方和国王联合起来的清算。
除了内阁政府的几位大臣遭了殃之外,首相所在的党派也有许多成员被清算。
比较严重的直接驱逐出了塞尔维亚,不太严重的也都被判处了年份不等的监禁。
不得不承认,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的政治手段还是比较高明的。不仅将这次塞尔维亚战败的责任全部甩给了内阁政府,还通过和军方合作的方式变相地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虽然还不能完全的掌控政府,但通过与军方的合作,坐稳自己的王位还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位国王因为过度亲奥的倾向,最终在1889年也就是今年,被迫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
目前来看,因为这场战争的影响,米兰·奥布雷诺维奇的王位还能再坐稳几年的时间。
当然,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能够通过一系列手段再次稳定自己的王位,这离不开奥匈帝国给他的支持。
亲俄派内阁政府在位的时候,奥地利军队的进攻是相当猛烈的。奥地利的媒体也在向塞尔维亚不断地传播着关于战争的坏消息,挑动塞尔维亚人对于内阁政府的不满。
而在米兰·奥布雷诺维奇通过一系列手段掌控了政府之后,奥地利军队不仅开始有序地撤出塞尔维亚,还留下了一批物资帮助塞尔维亚恢复秩序。
当然,在名义上这批物资并不是奥地利人主动留下的,而是塞尔维亚人伟大的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据理力争之后才让奥地利人舍弃的。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借口,部分受灾的塞尔维亚人确实拿到了这笔物资。
虽然这些物资也不多,但却能够保证让那些家破人亡的塞尔维亚人暂时不至于饿肚子。
在和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上一届内阁政府一对比,塞尔维亚人也就能看出现任国王还是有那么一点能力的。
在暂时整顿了国内的秩序之后,塞尔维亚临时政府立刻和奥匈帝国接触,开始了双方关于和平的谈判。
其实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这场战争是因为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边境冲突爆发的,这就导致和平谈判肯定是要一起进行的,顺带解决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边境冲突。
但目前德国和俄国的和谈陷入了僵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塞尔维亚问题的争论。
奥匈帝国通过亲奥的塞尔维亚国王掌控了局势,自然不会傻傻等着俄国来和谈。
关于这位亲奥的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还是有着很多可以说的事情的。
在塞尔维亚独立之后,塞尔维亚国内关于亲奥和亲俄这两个方向,有着极其激烈的争吵和矛盾。
作为亲奥派的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奥布雷诺维奇为了获得奥匈帝国的支持,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一份贸易条约和秘密协约。
这份贸易条约放弃了塞尔维亚的经济主权,让奥匈帝国的工业产品瞬间充斥塞尔维亚的市场。
而这份秘密协议,则变相地放弃了塞尔维亚的主权。那段时间的塞尔维亚不得不听从奥匈帝国的统领,在外交上与奥匈帝国保持同一阵列。
也正是塞尔维亚的高度亲奥,让号称是斯拉夫人的引领者和保护者的沙皇俄国瞬间傻了眼。
塞尔维亚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比保加利亚更加重要。
这里既是俄国对抗塞尔维亚的第一线,也是奥匈帝国向南扩张的桥头堡。
谁能够取得塞尔维亚的支持,谁就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中获得主动权。
为了重新让塞尔维亚变成亲俄派,沙皇俄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最终培养出了一个架空国王的亲俄派政府。
当然,之所以能够架空国王,实际上也是米兰·奥布雷诺维奇自己的骚操作害的。
如果只是亲近奥匈帝国,这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但在亲近奥匈帝国的同时,米兰·奥布雷诺维奇保持着高度独裁的专制统治,这引起了塞尔维亚人的不满。
刚刚独立的塞尔维亚人还没有接受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洗脑,他们对于波黑地区也没有太大的诉求。
塞尔维亚人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这时候的独裁统治就显得相当显眼了。
对于国王的独裁统治,塞尔维亚国内爆发了多次游行,议会也进行了多次有关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