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 番外 朝堂争论

番外 朝堂争论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中正三年八月二十五
    西域传来消息,大将军李凌云一战破安山,之后以迅雷之势连续收服西域二十余国
    消息一经传开,大夏百姓无不欢腾,朝堂上自李凌云离开后便互相攻讦不断的激进派和保守派算是分出了高低
    小皇帝大喜,往李府送了无数赏赐
    中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
    西域再次传来消息,匈奴得知大夏军队在西域势如破竹,派出十万大军围剿李凌云,却被其设计诱入天山大峡谷,一战歼敌七万余众
    李凌云并不满足于此,亲率一万人日夜追击,直逼匈奴王庭
    匈奴单于得知消息派出二十万大军抵挡,最终以失败告终,匈奴单于不得不仓皇西逃
    李凌云继续追击,直到将匈奴赶入乌拉尔山才停下脚步
    西域各国得知此消息无不震惊,纷纷请求恢复对大夏朝的朝贡,继续尊大夏为宗主国
    李凌云同意了诸国的请求
    他将于来年春率领诸将士和各国使臣班师回朝
    当这则消息传回大夏时,民间百姓纷纷扔下手中的活计,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朝堂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听到消息后,激进派也好,保守派也罢,全都沉默了
    就连小皇帝和柳相也沉默着,久久不言
    李凌云这次的功劳太大了,大的吓人
    百年前大夏势微,草原诸部纷纷崛起,与大夏纷争不断
    原本依附于大夏的西域各国瞅准时机,先后与大夏脱离关系
    百年来,大夏先后三次对西域用兵,却全都无功而返
    李凌云不仅重新收复了西域各国,还将雄居西北的匈奴赶到了万里之外
    他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夏重新送上了世界之巅
    此等功绩,该如何赏?
    小天子李正捏了捏放在膝盖上的手,沉声问柳怀瑾:“依丞相看,该如何赏赐大将军?”
    柳怀瑾略一沉吟,出列:“李将军立下不世之功,当重赏”
    李正的双眸微不可察的闪了闪,继续问:“如何重赏?”
    “当……封王”
    哗!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丞相怎可说出如此荒谬之言,大夏自立国起,就没有异姓封王的传统,李将军非宗室之人,如何能封王?”
    “太祖曾有言,异姓不可封王,丞相这是准备违背祖制吗?”
    “陛下,臣弹劾柳怀瑾包藏祸心祸乱朝纲”
    ……
    一时间,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都出言反对
    李正抬手制止纷乱的人群,待朝堂渐渐安静,他才挺直腰杆开口:“丞相乃大夏国柱,其忠心日月可鉴,再有人中伤他,朕定严惩不贷”
    之前弹劾柳怀瑾的那位臣子闻言忙开口认罪:“是臣误会丞相了,望陛下饶恕臣这一回”
    “起来吧”李正说罢略一停顿,继续道:“既然诸位爱卿认为……”
    “陛下,臣有话说”
    不待李正说出后面的话,赵文武率先一步出列,朝着李正弯腰行礼
    李正眉头微皱,很快又舒展眉眼:“赵将军有何话要说?”
    十一岁的李正刚刚进入变声期,音色变化明显,虽然他面色如常,但众人还是从他那起伏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不满
    赵文武自然也察觉到了,但他并未停止,而是扬声道:“四年前,大夏纷争四起,安山窃国,于长安自立,先帝携陛下南下,是大将军日夜奔袭击败敌军,确保了先帝和陛下的安危”
    刚刚安静下来的朝堂因赵文武这句话又开始嗡嗡嗡起来
    有人点头,有人皱眉,也有人偷偷瞧着上方的李正,观察其脸色
    李正眼中闪过回忆之色,轻轻点头:“大将军对父皇、对朕都有恩”
    柴让见状疾呼而出:“陛下,臣子护卫天子乃其职责所在,陛下切不可将其视为恩情啊”
    群臣纷纷附和
    李正乃天子,天子怎么能说臣子于他有恩这样的话呢?
    赵文武鄙夷的瞥了众人一眼,继续道:“陛下登基三年,大将军南征北战,平定大夏南北各地,使纷乱的大夏重新安定,此等功绩哪怕封王也不为过”
    “大将军豁达,不曾说过自己的功绩,但是他不说,吾等却不能忘了他对大夏的贡献!”
    不少人赞同的点头
    说李凌云对大夏有再造之恩都不为过,他们不同意封王之事,却也不会不承认李凌云的功绩
    李正的眼神更加柔和了一些,他轻轻点头肯定了赵文武的话
    赵文武继续开口:“西域脱离大夏已有百年时间,此前三次西征皆以失败告终,如今大将军却扬我国威,令西域各国重新归附于大夏,此等功绩若不封王,又该如何封赏?”
    朝堂诸臣陷入沉默
    是啊,若不封王,又该如何封赏李凌云?
    总不能人家立下这不世之功,却什么也不赏吧?
    可……封王有违祖制,这口子万不可开啊
    柴让见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