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九十六章 该死的熟悉感觉

第九十六章 该死的熟悉感觉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白榆盘算了一会儿后,对钱千户道:“我大明律法严禁贩卖人口,禁止良民卖为奴婢吧?”
    律法确实是这么规定的,防止的就是应该纳税服役的“良民”大量流失
    但在现实中,卖身为奴的情况非常普遍,官府根本管不过来
    “所以?你打算遵纪守法?”钱千户好奇的说
    白榆询问道:“我应该去哪找肯卖身为奴的人?”
    很有社会经验的钱千户回答说:“德胜门外有黑市,是京城最大的一处”
    “京城?黑市?”听到这些莫名熟悉的词,白榆又感觉时空副本差点串联了
    钱千户解释说:“黑市就是人市,多少年来约定俗成都在那里进行人口买卖
    而且这行还有专门的文契格式,以应付官府勘查,表面上不会有问题”
    白榆求教道:“现在黑市里都是什么价格啊?”
    房价他已经知道了,普通小院均价几十两,普通两进院落均价百来两
    更大的宅院没打听过,因为没必要,打听了也没用
    但对于人口的价格,白榆还真是不清楚
    钱千户道:“近些年大环境不好,有战乱有灾荒,人口价格就相对便宜了”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年景越不好,卖身求生存的人就越多,价格自然就便宜
    又听到钱千户详细说:“你需要的是壮丁,如果没有特殊技能,早年价格能到十几两,现在行情大概只需要十两
    最贵的是年轻女子,如果相貌身段好,起码要二十两以上,三五十两也等闲”
    危机感十足的白榆暂时对购买女色没有兴趣,现在他满脑子都是大汉猛男
    了解完情况后,白榆对钱千户说:“那明日钱长官在这边盯着,我去黑市看看,先从县衙找个人带路,应当没问题”
    钱千户又嘱咐说:“你去挑人时一定要仔细了,不但要看身体是否健壮,还要多加盘问家里状况”
    白榆一时间没明白,“这怎么说?”
    钱千户答道:“不要选那种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汉子,再出众也不能收
    像这样的货色,收了卖身钱后,万一寻摸个机会逃走,你都没地找
    要买家奴,就买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壮丁,这种最为妥当
    如果他们全家没地方住,你再能提供住处,房租从工薪里扣除,那就更好不过了”
    白榆:“......”
    这种感觉怎么又是莫名的熟悉?就类似于听到前两天彭老头介绍“坐探”这份工作时那样
    白榆回忆了一下上辈子那个时代,公司里最任劳任怨、不敢闹事的员工,不就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还背着房贷的中年人么?
    没想到穿越到五百年前,买几个家丁也是一样的思路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人性却总能相通,恰似五百年前又宛如五百年后
    白榆在心里默默的添加了一个备忘录,在购买家丁之前,应该先搞一处宅院
    无论是租还是买,总得有安身之所
    不然等到拖家带口的家丁们来了,却没地方住,那就搞笑了
    白榆不由得叹口气,事情还挺麻烦,先找场地,再招人手
    真该死,熟悉的感觉怎么又来了?下面是不是就该去找项目和盈利模式了?
    想到这里,白榆悚然发现,这踏马的不就是创业吗?
    拿着二百两的坑蒙拐骗来的巨资,花一半买套两进宅院,另一半存起来备用
    如果将来还缺钱,就把绿荷转卖了,怎么也能回收几十两银子
    再凭借现有的每月二石皇粮铁饭碗,可以在这个时代滋润的躺平一辈子了,为什么要创业?
    是不是内心已经有了野望的萌芽?是不是还不满足于当前生活?是不是还想造冲水式厕所?
    看着白榆仿佛正在思考哲学的模样,钱千户还是担心白榆经验不足,最后搞得收不了场
    又提醒道:“购买和使用家丁,昂贵之处并不在于买,而在于养
    按照当今京城的行情,每月要给一石贴补,再加年节费用,一年算下来每名家丁就是十两左右
    五名家丁每年就是五十两,十名家丁就是一百两,这都是持续性的消耗
    所以你不要觉得你手里有二百两就是很多了,真要认为价格不贵就买一堆家丁回来,只怕一年都撑不住
    而且为了养家丁,你还要想法子开辟财源,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收入维持住局面”
    “别说了别说了!”白榆头都大了,又是该死的熟悉感
    钱千户这意思不就是说,初始投资很容易就烧完,一定要保持持续不断的现金流入,才能维持财务健康,保证创业项目不夭折吗?
    不过话说回来,该去哪找钱?
    本来先前通过歌姬许香红,已经打通了往娱乐圈卖诗词戏曲的渠道
    但是许香红现在成了黄太监的金丝雀和生育母体,自己在娱乐圈的渠道又断了
    作为一个手握资金的准创业者,白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