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风起明末 > 第350章 步步为营

第350章 步步为营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很多时候,正规军的要求一条良家子,就断绝了很多人想要当兵的道路
    “各地募兵,皆是困难无比,应征者寥寥,但是今日陈将军募兵,各处百姓却是如潮而来,争先恐后,足以见陈将军之声威远扬啊”
    九边各镇征募营兵,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强抓壮丁的情况
    高名衡眉头微皱,这个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
    汉中军大营、营门之上
    骑乘在战马之上的汉中军甲骑,肩扛着明晃晃的马刀,驾驭着战马,虎视眈眈的环顾着四周
    在很多的话本之中,汉中军都被塑造成如同岳家军、戚家军都是那种军纪严明、为国为民的队伍
    在开封城,监察所甚至就有三个据点,在城内城外都有为数不少的坐探,还有许多拿钱办事的耳目
    万民军肆虐多地,灾荒又不断绵延,成为巡抚之后,所有的重担都积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新募之兵起码需要训练三月有余,才能够初具战力,而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战斗,才能够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
    开封一战,他们在战场上见过血,搏过命,也在城墙之上,看到陈望带着三千汉中军甲骑大破万民军,气吞万里如虎
    陈望没有正面回应高名衡所说的话,而是将事情的功劳推给了高名衡一些
    朝廷,要征兵了,征新军
    高名衡睁开了眼睛,转头看向陈望,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之后,他也做出了选择
    虽然高名衡大概率只是随口的一句感慨,但是陈望仍然是秉承着一贯的小心谨慎
    最先将陈望拿来和岳飞相提并论的话本,便是胡知礼指示监察所所作的,而后又传给各地,让话本故事广为流传
    所谓良家子,有恒产,身家清白,宗族干净,从未行不法之事
    高名衡的眉头舒展了些许,接着又皱了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最后全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高名衡果然也是同样皱眉,问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也成为了宋朝时期的典范代表
    陈望对于高名衡原先便有印象,在历史上,高名衡在初任官时,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
    陈望双眉紧皱,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知道各镇营兵战力恢复需要多久,何时能够参与进剿,陈将军是否可以告知一二”
    毕竟,造反可是真真正正杀头的买卖
    陈望眼看着高名衡面上的表情变化,也将高名衡心中的想法推测出了一二,当下道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频繁的动荡,大量的征兵,降低要求
    在宋时,惩罚罪犯的方法之中,便有充军一例
    京师献俘之时,百姓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高名衡闭上了眼睛,有些事情,他也没有办法
    而加入万民军的队伍,就等于是造反
    “只是……”
    但是这一次,放出了朝廷想要征募新兵的消息之后,却是引得数以万计的人前去应募
    “这次募兵我记得,兵额是七营两万三千人可对”
    或许是担忧贪墨的太多,万一河南的民变难以收拾,到时候遭受牵连
    宦海沉浮多年,高名衡自然是知道为什么朝廷定了两万三千人军饷
    高名衡眉头紧蹙,握紧了双拳,他的神色愤怒,想要说些什么,拳头握了又松,松了又握,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三个月的时间,万民军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那里,他们会四处流动,四处横行,造成大量的破坏
    他此前在云阳改革督导处,分离监察所,便让胡知礼在河南设立据点,大力发展监察所的势力
    高名衡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的募兵现场,不由的感慨道
    如今河南各个重城之中,都有监察所的隐藏据点
    在整个河南,监察所下的在编人数实际上都已经是超过了五百人,而且这还不算下面的作为耳目,拿情报换钱的不在编人员
    不过按照这段时间,监察所所提供而来的情报推断,还有陈望自己的了解,高名衡多半是没有敲打他的意思
    “巡抚大人记得不错”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实际上,陈望如今在民间能有这样高的名望,除去官方的宣传之外,还有监察所的推波助澜
    一万五千人的军饷,缺了八千人的军饷,其实都已经算是那些蛀虫们手下留情
    而陈望作为青山关之战首功,更是倍加推崇
    尤其是那些开封城内的社兵,他们大多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正值血气方刚之时
    高名衡更关心的还是练兵方面的问题
    “暗甲内中不少甲叶锈迹斑斑,一砍便断,鸟铳火器镗壁多数极薄,极易炸膛,更有甚者甚至不能击发”
    陈望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因此场间虽然慌乱,但是终究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秩序,杂而不乱
    身穿着一身绯袍的高名衡和陈望两人并肩而立,一众官员和甲兵则是分立于其两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