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南、明军大营,校场之上鼓号声不绝
午时已过,太阳正越发的耀眼
已入五月,天气正逐渐的变得炎热起来,再不复初时的凉爽
在阴凉的地方感觉还好,不至于会出汗不适,但是在烈阳之下直招,要不了多久便会感到炎热难耐
不过在经过了为期近一月的训练之后,这些小的问题对于这些新募的军兵来说都不算是问题
马上就要到了饭点时分,校场之上的训练也基本都停了下来,但是校场之上一众军兵仍然维持着严整的军阵
将台之上,陈望按刀而立,俯瞰着台下一众正在训练的军兵
陈永福眉头微蹙,点了点头,现在的情形,确实如同陈望所说
那鲜血淋漓的场面,足以使得任何人胆寒
当初他在汉中的时候,花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将那些卫军训练成这样的声势
如今集结在山东、南直隶与归德府相接地带的防守明军已经达到了三万,还不算各地驰援而去的卫军
“兵权,陈永福拿不走”
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血腥而又残酷
陈望收回了放在陈永福身上的目光,而后将其放在了已经重新变得空荡的校场之上,他没有回头去看胡知义和赵怀良
胡知义没有再在陈永福的事情纠结,他无条件的信任着陈望,陈望说没有问题,那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归德府虽然也遭受了灾荒,但是影响却并不深重,因为靠近南直隶的原因,也得到了不少的援助,因此民变一直没有闹大
“而且杨督师已经领兵赶赴归德,等杨督师领兵赶到,商丘之围应声而解”
陈永福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的赞叹道
但是现在下到各局旗的训练官,都是汉中军内部的各级军法官
如果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有人跟他说眼前这支军队是一支刚刚训练了刚过一个月的新兵,所有的人在之前都不过是普通的平民
侧后方,胡知义和赵怀良并肩而立
听到陈望问起洛阳府的事情,胡知义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那么陈永福,也就没有留下来的价值了
很多时候,还需要展露出价值和实力
陈永福赞同的点了点头,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上阵时狼狈不堪的表现
“我之前在阳武一带进剿,对于怀庆、卫辉两地也颇为熟悉,如果平贼将军信任,在下原意领兵北上,必定平剿怀庆、卫辉两府贼寇而还”
后面在时局越发动荡之时,也知道整顿精营,整顿九边,想要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万五千人,便是一千五百面靠旗
陈望眼神微动,他等的就是陈永福的附和
形势比人强,如今河南境内尚存的兵马都被牵制在各地无法动弹
崇祯也越发的焦急
他确实勤政,但是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不仅没有缓解明朝的危机,反而还加剧的冲突爆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派陈永福领兵去平叛,其实也是一次试探
这里的杨督师,指的是如今担任保定总督的杨文岳
拉拢一个人,只是一味的给予好处是决计难以奏效的
“我之所以派陈永福去,原因也很简单”
只不过队内的旗帜并非是高竖的大旗,而是背负在背脊的靠旗
而且明军的兵力还在不断的增多之中
透过密旨之中的蛛丝马迹,陈望已经将崇祯的想法推测的七七八八
“确实……”
河南的民变主要是集中在开封、洛阳,还有黄河以北这几处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
陈望重新坐了下来,坐在了麾盖下的阴影之中
他绝对不会相信那人的鬼话
所以在收到万民军东进,可能会进入南直隶或是山东之时,兵部便下文,让杨文岳领兵南下协剿万民军
“万民军战力强盛,这些新兵虽有战力,贸然让其上阵,只会成为累赘,而不能成为助力”
陈望看着校场之上,队列还算严整的军兵,心中也是较为满意
陈望眼神微动,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
新成立的河南七营,新任的营将大部分都是原先河南的营镇之内选拔出来,有一人甚至就是陈永福麾下的一名千总
大部分的贼寇都已经被清缴完毕
加征练饷,其实崇祯心中也是知道就是在饮鸩止渴
崇祯,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皇帝
官兵虽然取得不少的胜果,但是却一直难以扩大
当初在汉中练兵的时候,他也是亲自主持练兵,但是下到局旗的训练官,大部分也都是原先部队之中普通的军兵
在密旨里面,陈望得到了密奏之权,也就说他的奏折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直接传到崇祯的案牍之前,而不需要经过内阁和朝廷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平贼将军果然练兵有方,今日末将才能够明白‘尽得形意’四字内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