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六月初七,大雨
山风呼啸寒凉似水,树木松涛在暴雨中发出阵阵的低吟
天空落下的雨点几乎连成了线条,雨水就像塌了天一般,铺天盖地般从天空中倾泄了下来
四川夔州府,达州城郊,明军大营
明军营盘虽然广阔,但是和天地的伟力相比,却是根本不值一提
飘摇的风雨中,明军的营盘就像是穹海一叶扁舟一般,渺小无比
杨嗣昌站在帐前,凝视着眼前的倾盆大雨
这一招棋确实是下对了地方,陈望在河南几场大战都打的很是漂亮
这一次归降的罗汝才,不再和之前一样在房县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而是和之前归降的闯塌天刘国能那样接受了整编
崇祯的期许和信重,更是杨嗣昌倍感压力
“万贼军气势汹汹,与流寇截然不同,河南民变与陕西民变更是想去甚远”
万元吉停顿了一下,而后说道
他的脸色苍白,透露着一股病态,眼眉之间尽是忧色
杨嗣昌缓缓的摇了摇头,拒绝了万元吉的提议
地方糜烂,这样的情况发生几乎是必然
好在陈望后续千里驰援开封,不仅赢下了开封之战,还重创了万贼军,又将洛阳府的失地也被其重新收复
而在朝议之时,崇祯更是驳回了所有朝臣的弹劾,所有的攻讦的诏书也被崇祯留中不发
而罗汝才在四月上旬的时候已经归降
地方府州的官员常常推诿命令,各镇营兵军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李自成如今被郑总督困在陕西的西部,革左五营也被卢监军困在英霍山区里面动弹不得,已经是有了诏安的想法,要不了多久,这两部的问题就能够解决”
河南的剧变,福王的死难,满朝上下的攻讦,让杨嗣昌的心神备受折磨
这件事情已经是证实
而更加严重的是,开封城作为河南布政司的所在地,一旦沦陷,整个天下都将因此震动
“河南那边……”
这其中最为骄横的就是左良玉,尝尝不听调遣
听到万元吉提起陈望,杨嗣昌紧锁的眉头终于是舒展了一些
因为在四川杨嗣昌没有等来崇祯斥责的诏书,反而是等来了崇祯宽慰他的密诏
而且罗汝才叛降的可能性极小
“阁部,请休息一下吧”
罗汝才领兵追击的时候,可是真真正正的和张献忠做了好几场
要知道在如今各镇之中,除去石柱的土兵,还有猛如虎所部外,其余的营镇多是出工不出力,根本难以节制
如此知遇之恩,纵使肝脑涂地也难报答
计划总是难以赶上变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底下的那些军将官员出工不出力者众多
“依照陈望之能,想必要不了多久,便可以剿灭万贼军,解决河南动荡”
若是开封沦陷,秦王也蒙难,只怕就是崇祯也再难以应对汹汹的朝议
张献忠抛下了罗汝才,背信弃义,将罗汝才当做诱饵勾引官兵主力进剿,独自逃入四川内部
哪怕是进剿频频失利,但是崇祯仍然选择去相信他,哪怕是朝议汹汹,却仍然是力排众议
“但是如今河南民变也已经是被压下,万贼军在开封城外被陈望打败遭受重创,如今逃入归德府内,四面合围之下,已经是无路可去”
罗汝才和张献忠两人因为此前被围剿的事情,已经是反目成仇
民变加剧,坐失亲藩,那一项都是足以使得他丢掉官位的罪责,那一项都是足以使得被群起攻讦的过错
杨嗣昌长叹了一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知道,自陕西民变起始以来,哪怕闹得再凶,闹得再狠,也没有布政司所在的重城沦陷
如果不是陈望及时回救开封,恐怕开封城也要沦陷,秦王可能也要蒙难
还在湖广时,他发现了河南的情况有些不对,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让陈望追击罗汝才入川的想法,派遣陈望北上驰援河南
“李自成、革左五营两部虽然尚存,但是已经不足为患”
这也是为什么张献忠能够频频跳出包围网中,一直到今日都没有办法将其擒获
这些时日里面,罗汝才也加入了追击张献忠部的战斗之中
“阁部绝非什么久战无功,罗汝才已经归降接受整编,如今只剩下张献忠尚在逃亡”
他的神情黯淡,眼神无奈,叹息道
“若非是河南兵马折损严重,依仗陈望之能,万贼军早已经覆灭”
杨嗣昌眼神冷冽,心中对于李仙凤积怨更深
想到此处,杨嗣昌的心中更加的沉重
只是,如今南国的局势却是越发的糟糕
早已经不复昔日身处京师那般意气风发,胸有成竹
一件披风盖在了杨嗣昌的身上
“我身负皇上重托,离京如今已有八月之久,却是久战无功,张献忠、李自成、革左五营如今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