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饥荒、浙江大风霾、南直隶大风霾、浙西大水饥荒
南安地震、惠安地震、同安地震、京师蝗灾
崇祯十三年的大明,风雨飘摇,一眼望去全是破败景象
辽东边患紧张,内地流寇声势再涨
万民军兵进南直隶,围困徐州,震动了朝野
杨文岳也因此收到了崇祯的斥责
徐州作为南直隶北部的重镇,不容有失
归德府的沦陷,杨文岳尚且可以用还在行军路上作为托词,时间不足来解释
但是现在徐州尽在咫尺,如果徐州沦陷,那么杨文岳头上的乌纱无论如何都是保不住了,而且永远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杨文岳在宦海沉浮多年自然也是清楚
在经历了房村集初战失利之后,杨文岳便发出调令,征召山东各镇兵马入援
而现在侯恂也已经进入了中都凤阳
左良玉追逐张献忠一路往东,向着武昌园区
在武昌的东面,正是如今气势如虹,连战连捷的革左五营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指向了南直隶
一场足以影响这整个南直隶,乃至南国,甚至是整个中国的风暴正在南直隶蓄势待发
历史上这一场风暴是在河南发生
但是现在河南的民变因为陈望的原因暂时被压制了下来,逐渐趋于稳定
风暴的中心已经是变成了南直隶
襄阳的围城战还在继续,襄阳这座横戈在汉水的重镇,让陈望可以有足够的理由留在襄阳
紫盖山,汉中军大营,中军望台
陈望坐在麾盖之下,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封是刚刚从汉中府内送来的文书
“汉中府内旱情严重,降雨雨量比起去年少了半数,我离开汉中的时候汉水水位就已经是下降的非常严重了”
陈功站在近侧,他的神情凝重,眉头紧蹙,向着陈望禀报着关于汉中府内的情况
自崇祯初年开始,各地便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频繁,一年比一年严重,一年比一年更往南面
旱蝗灾害先波及的是陕西,而后逐渐扩大
山西、北直隶、山东等地也开始出现了旱蝗灾害
而后再到河南、湖广、乃至南直隶都被波及,汉中府也在灾荒影响的范围的之中
“之前兴修的水利工程,还有挖掘的深井,各地卫所军民的生计保障倒是没有问题,只是今年的收成可能是很差”
汉中府内如今的境况并不好,汉水一些小一些的支流甚至都为之而断流,只有汉水两岸土地受到的影响较小
陈功看着陈望,对于陈望的高瞻远瞩也是更加的佩服
当初陈望让人到各地兴修水利,蓄水挖井,花费了大量的银钱,他还觉得是在浪费钱
但是现在看来,如果不是陈望一直坚持,只怕是这一场旱灾,便会在汉中府引发严重的灾害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文书,二十余万两白银的投入,终究还是有回报的
只要渡过了崇祯十三年的旱灾之后
此后百年的时间,汉中府都将不会再被旱情所困扰,后续也只是遭受水涝的威胁
但是现在汉中府的水利工程修建的极多,根本不可能发生水涝
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汉中府内陈望控制的田亩就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余顷,这还不算沔县、兴安两处守御千户所下控的田亩
当然,这些田亩自然不都是在卫所的名义下
大部分的田亩要么是隐田,要么就是用其他的名义占据下来,基本都不需要缴纳赋税
加上汉中府内各项产业,诸如矿山、林地、湖泊等等
等到崇祯十四年,仅凭汉中府一地,便可以供养陈望现在麾下所有的兵马
“今年灾荒严重,波及极广,根据监察所的汇报,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而且还伴随着极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陕西的灾荒最为严重,市面上根本没有粮米售卖,陕西的战局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历史上,明朝国势急转直下的两年,就是崇祯十三年和十四年这两年的时间
旱灾在崇祯十三年达到了顶峰
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山东连岁大旱,天下大饥,人相食,盗贼破邑城
浙江嘉兴、绍兴旱蝗,诸暨旱
甘肃大片旱区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状
而陕西作为长久以来的灾区,受灾比起其他各地更为严重
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
这就是对于崇祯十三年时期陕西的描述
“陕西的战局?”
陈望眼神微动,陕西的战局他一直没有关注过、
“说说情况”
陈望只记得李自成被郑崇俭一路追到了临洮府
郑崇俭带领陕西的兵马进剿多时,却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