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374章 投靠李渊

第374章 投靠李渊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随着高大材开口,在场群臣为之哗然
    至于李子通,他现在又能说什么,也只有保持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高大材所言不虚
    以寿州府城的兵马,面对马展攻势,或许能够挣扎一下
    但这又有什么意义?
    除非能够长时间对峙,否则拖个三五天,也没什么差别了
    李子通轻叹着看向伍云召,说道:
    “元帅有什么话说?”
    摆在寿州义军面前的选择并不多,伍云召沉默了下,便是表明态度:
    “大王对末将有知遇之恩,只要大王一声令下,末将自当领兵与敌军决一死战”
    反正伍云召知道自己不是马展对手,但只要李子通想打,他亦可搏命
    对于伍云召来说,他其实不惧一死
    唯一可惜的,便是没能杀了那昏君报仇雪恨,实在是令人不甘啊!
    还有他的儿子伍登,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是否安好……
    李子通瞬间明白了伍云召的意思,但打不过非要送命,又有何用呢?
    这下子,李子通直接无言以对,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整个府衙中,气氛无比沉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迫在眉睫的压力
    也就是李贺还没有出生,否则肯定要来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马展领兵一路横扫,所积攒的威势,让人生不起反抗的勇气
    还是方才的高大材,他沉吟道:
    “大王,我军若要迎战马展,胜算实在渺茫,以微臣所见,我们现在恐怕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李子通已经有所预感,但他仍旧抱有期望,小心翼翼的问道:
    “军师尽管直言”
    高大材犹豫了一会,方才开口道:
    “城池不可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放弃寿州府,投往他处了”
    “……”
    李子通欲言又止,现如今,寿州府已经是他最后的防线如果他放弃寿州府,另投他处,岂不是成了寄人篱下?
    想到这里,李子通是那么不甘
    可是
    高大材真的说错了吗?
    如果再打下去,就算李子通不死,也要被马展俘虏,沦为阶下囚
    此事的关键,是李子通想要什么结局
    如果他宁死不屈,当然没什么可犹豫的,直接率领大军,和马展拼个你死我活就行
    可要是他不想死,那就必须认清楚现实,虽然寄人篱下很难受,但总好过直接死了
    群臣噤若寒蝉,他们的心情亦是无比忐忑明明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战绩斐然,伍云召等人一路攻城,捷报频传
    这才过去多久,怎么局势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寿州义军都要灭了
    伍云召等人并没有表态,他作为李子通的部下,李子通对他也很好,那他就不会背弃李子通
    这是伍云召的底线
    过了好一会,一直神色漠然的李子通,终于是有了反应,他张了张嘴,说道:
    “那军师觉得,本王该投往何处?”
    高大材显然早有斟酌,他沉声道:
    “启禀大王,微臣觉得,如果大王不愿臣服于朝廷,那就只有投靠李渊”
    “李渊?”
    方才李子通还好奇,高大材的选择是谁,他接下来该怎么选择?
    但他万万没想到,高大材竟然会让他投靠李渊
    只见李子通皱起眉头,不解问道:
    “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李渊应该还是大隋臣子吧,前不久他才奉杨广之命,领兵攻打梁师都,并且大获全胜
    他既是朝廷臣属,本王岂能投奔他,若是他突然动手,将本王押送到杨广面前,那岂不是成了自投罗网?”
    这正是李子通担心的地方
    虽然他和李渊都姓李,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人家李渊现在还忠于朝廷,怎么可能收留他一个反贼,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但高大材仍旧镇定自若道:
    “大王说的没错,如今李渊确实不曾反隋,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收留大王
    以微臣所见,这李渊绝非等闲,也不是屈居人下之辈他现在没有造反,只是时机未到,所以才没有动手
    如今天下,虽然义军众多,可是在北方的却不多,更别说能够庇护我等的了
    若是与其他势力联合,再面对这马展,难道就有胜算了吗?
    恐怕结局还是一般无二”
    说话的同时,高大材也在打量众人的反应,他继续说道:
    “李渊本为太原留守,而今得杨广旨意,平定凉并二州叛乱,这意味着,接下来李渊可以执掌两州兵马大权
    只等天下局势更加混乱,李渊必然有所行动,到时候大王也能趁势而起,重整旗鼓
    当然了,这些都是微臣浅薄之言,该如何选择,还得看大王决断”
    李子通陷入思索之中,其实方才高大材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清楚了
    相较之下,李渊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