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蓦回鸾 > 第一百二十章 经略

第一百二十章 经略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她笑了笑,道,“若妾不曾猜错,那渔民还知道鲁氏尸首的所在,而好巧不巧,那尸首经过天长日久,已经腐烂得看不清面目了,对么?”
    “正是”司马隽回到颇为平静,“茶博士劝余总管设法将这封信送到建康,呈给太后”
    孙微知道,这又是冲着自己来的
    随即,她想到了闾丘颜
    “世子信么?”她问
    “我信不信且另说”司马隽道,“只是余总管没有信他说夫人处处为豫章王府着想,并非茶农所言的丑恶之人他劝我遣人去查探一番,切莫相信一面之词”
    孙微愣住
    司马隽目光深远:“如今,连余总管也向着夫人夫人好能耐,把我的手下都收买了去了”
    孙微笑了笑
    “世子手下皆是正直的人,妾亦正直之人惺惺相惜,何言收买?”孙微道,“妾也帮着余总管说过不少好话,世子不信,可以问邓司马”
    司马隽没有给她继续得意的机会:“此计倒是又狠又准若余总管果真把信递到了太后跟前,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孙微道:“世子亦知晓,这位茶博士与闾丘颜有勾连她或者闾丘颜心中所想,未必是想把妾置于死地只是信若到了太后手里,妾只有回建康一条路他们要的,只是让妾离开寻阳”
    司马隽沉吟
    此事,也给他提了醒
    闾丘颜显然听闻和见识了孙微的本事,才会如此忌惮
    而他为何忌惮?显然是对江州有意
    对此,司马隽也并不奇怪桓氏向来不甘心偏安一隅,他们的野心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早先王谢在堂上斗,桓氏只能在岸边观如今谢氏已经没落,而桓熠年事已高,岂会龟缩下去?
    “早前在建康时,我曾问夫人,桓氏会发兵么?夫人说春天无碍如今春天将至,不知夫人可否卜算夏天的安危?”
    “只要有妾在,江州无恙”
    司马隽不置一语
    “夫人不怕么?”过了许久,他才问
    怕什么?她已经知道了自己最害怕的事,其余的都不在话下
    她笑看司马隽只要眼前的人活着,她就没什么好怕的
    “不怕”她道,“世子放心,闾丘颜除不掉我”
    “为何?”
    “卜卦上说的”
    如今,司马隽听到这话,虽然无语,却已经心如止水
    卜卦的意思大致就是她不想说
    他认了么?
    司马隽扪心自问
    他无奈地想,好像是认了
    孙微又问起会稽的情形,惊闻一件事——阮回被刺受了伤,但幸而未伤在要害,捡回了一条命
    司马隽道:“到了会稽,我才明白,为何会稽太守害怕得连门也不敢出,毫不作为懒政固然有,但多数时候是惜命”
    “抓到凶手了么?”孙微问
    司马隽摇摇头:“那时是夜里,刺了就跑,连人的模样也没看清楚不过,八九不离十刺客大约出自本地士族如今与官府作对最为凶恶的,并非三仙教余孽,而是这些士族”
    “哦?”
    “诸如吴郡顾、陆、朱、张,会稽谢、虞、魏、孔,皆与官府不睦三仙教打着救民水火的旗号,却最终毁了百姓的生计,反倒是肥了这些士族,让他们积蓄奴婢,侵吞田产,何其讽刺”
    孙微陷入沉默
    司马隽所言,这确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自衣冠南渡,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士族在南方侨居,与本地士族矛盾重重
    孔岐是个聪明人,知晓本地士族憎恶朝廷和外来之人,不停拉拢他们,孤立甚至杀害侨居士族和郡县官员拉拢并非口舌之媚,孔岐虽败退,但仍暗中控制本地官场,不仅任用本地名士为官,还将侨居士族名下田地和部曲、佃客分给本地士族,让本地士族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此一来,本地士族们更是对朝廷阳奉阴违
    而正当此时,朝廷派来了个叫阮回的会稽主簿这主簿虽然官阶不高,但他竟然敢出门不仅如此,还四处走动,体察民情,呈报朝廷这任谁看,都是莫大的威胁
    孙微想了想,道:“士族之患乃附骨之疽,当徐徐谋之,不可寄望于一朝一夕当年明皇帝南下之时,为了立足,费了多少心思拉拢本地士族孔岐之乱后,本地士族绝不再轻易与朝廷和门阀妥协,世子和阮回的处境,较明皇帝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知道太傅也劝我耐心”司马隽说着,不由苦笑,“为此,他还拉着我说了许多当年明皇帝南下后的经略,听得我昏昏欲睡,还挨了骂”
    孙微笑问:“世子想听妾的办法么?”
    “洗耳恭听”
    “妾以为,当务之急,阮回当表明来意眼下,切记不可与这些门阀士族争利”孙微道,“阮回当寻一德高望重的士族长者,主动示好,表明其来意不过是治理饥荒,引乡民回流,无意夺权士族田地扩充,亦需要佃客耕作乡民回流于他们而已百利而无一害志同道合,才能与之为谋”
    司马隽点点头:“我与吴郡顾氏有几分交情,可以请他们出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