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 第102章 一郡抵一州

第102章 一郡抵一州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徐庶道:“我本在汝南游学,收到好友崔州平的来信”
    “他说您这里有些特别,让我来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刘备没想到崔州平会来东海
    他两眼发亮,问道:“崔州平此时在何处?”
    这也是个大才子啊
    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的时候,崔州平像个npc一样出现,夸赞诸葛亮的才智,坚定了刘备寻访诸葛亮的信念
    但崔州平本身并不普通,他父亲崔烈是太尉,三公之一
    虽然是买的官位,但能买三公,也足以见得他背景强大
    只是后来董卓杀了他爹,他逃难到了荆州,从此过起了隐居生活,寄情山水
    说起来崔州平早年也和徐庶一样喜欢当游侠,结交豪杰,他和徐庶的性格倒是相近
    而且他老家在涿郡西部的博陵郡,也算刘皇叔的半个老乡
    徐庶摇摇头:“我也不知,那家伙喜欢出门远行,或许还在徐州游荡,又或许已经去了扬州”
    刘备问道:“可否请他过来赏茶?”
    徐庶挑了挑眉,心说你那是赏茶吗?
    他摇摇头道:“崔州平无意功名,否则以他的才学和背景,到哪都能成为大官”
    刘备有些遗憾,他也想见识见识崔州平的才学
    作为“诸葛四友”之一,其本事一定不低
    徐庶继续道:
    “我来到东海之后,发现您这里确实特别”
    “我发现您仅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升级了一些工具,生产效率便提升了数倍”
    “于是境内安居乐业,百姓得以温饱”
    “实在令在下佩服,正如崔州平所说,主公确实是个仁德之人”
    刘备乐了,竟然能被徐庶夸赞他是仁德之人,听上去比太史慈那小子有诚意多了
    他提起琉璃茶壶,连忙给徐庶倒了一杯茶,高兴道:
    “茶好了,先喝茶再说”
    徐庶目不转睛地看着茶水在琉璃器中流转
    提起琉璃茶盏抿了一口茶,茶叶芬芳充斥着他的口腔,没有任何杂味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
    徐庶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放下琉璃茶盏:
    “但有个问题”
    “听说最近主公从收拢了大批流民?”
    刘备点点头:“大约十几万人”
    徐庶道:“主公仁德,东海富饶,却不忘赈济流民”
    “此等义举实在令庶佩服”
    “庶此番前来,便是为了提醒主公,这十几万流民若处置不当,恐怕会让东海百姓陷入泥潭”
    “短期的发粮,施粥无法根治流民问题,相反容易激起流民和本地人的矛盾,甚至演变成民变”
    刘备心说我也没想做慈善啊,你是不是对我有些误会?
    刘备笑道:“那需如何赈济流民?”
    徐庶道:“需要配套土地分配、生产扶持等长效政策制度”
    “我有一计,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来年主公的实力定能倍增”
    刘备没想到,竟是收拢流民这一仁义之举吸引到了徐庶,让徐庶主动上门献策
    否则的话,即便他来参观东海,也是不声不响地参观吧?
    徐庶大概讲述了他的想法
    其实就是类似于刘备的以工代赈方案,将流民转换为生产力
    事实上也是按照西汉的赈灾政策升级而来
    与刘备的方案不谋而合
    刘备的方案都是大方向,细节常常需要荀衍来补充
    这下好了,荀衍自己不用补充了,直接照抄徐庶的作业就好了
    荀衍对这个新牛马是愈发欣赏了
    刚来的时候还说略懂,结果文韬武略样样超越常人
    这真的是只读了两年书的人吗?
    果然能让主公出门相迎的人才都是妖孽般的存在啊
    刘备笑道:“那便依元直所言,给他们分地,开垦新田,挖好水渠,以备来年开春播种”
    “同时,水车,住房,修路也要跟上”
    水车,修路也要跟上啊?
    徐庶连忙道:
    “不可!我建议不建水车,住房的话,两户人一间茅屋安置好即可,修路也暂时不必了”
    “十几万流民要过冬,应该优先把这些钱财用于购置柴火,被褥,让流民能够安全渡过寒冬才是首要任务”
    过冬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个大问题,每年被冻死的不少
    荀衍道:“其实我们原计划是一户一间茅屋,确实财政上有点吃紧”
    徐庶惊讶地看了荀衍一眼
    不是!
    你们原本的计划这么离谱的吗?
    一户人一间茅屋?
    那不得准备一亿钱?
    还要建水车,准备过冬物资?
    那不得两个亿打底?
    你们哪来那么多钱?
    刘备和荀衍相视一笑
    刘备道:“看来元直还不清楚我们的实力啊”
    说着,刘备从身后书架上抽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