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完,魏武也不迟疑,继续开口说道:
“在挑选美人之后,纪纲查抄到已故吴王的冠服再次私藏家中,甚至私下穿戴在身”
“乃至与人饮酒之时还会命令左右举杯祝贺,对他高呼万岁,却无一人敢告发他”
“家中不仅私养大批亡命徒,而且还暗中修建隧道,囤刀枪箭甲等军械数万计”
直到这时朱元璋才明白魏武刚才那句更严重的含金量
私穿王爵冠服,命人高呼万岁,暗中修建隧道,私囤军械数万,这摆明就是要造反啊!
纪纲只不过是一个区区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可想而知锦衣卫将来嚣张到何等地步
然而朱元璋以为这就完了,却不知道劲爆的还在后面
魏武看着朱元璋的表情,确认他已经消化完了才又接着说道:
“最过分的是,纪纲甚至还效仿先秦赵高,在永乐帝面前玩了一出指鹿为马”
“永乐十四年,永乐帝主持射柳比赛,纪纲极善骑射,却故意将箭矢射偏”
“却命下属将柳枝折下来并大声高呼射中,目的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人站出来纠正”
“结果我不说想必您也猜到了,在场全都慑于纪纲的权势,无有一人敢出面揭举”
砰!
听完了魏武的讲述,朱元璋直接一巴掌拍在了身旁的龙柱上
指鹿为马的典故世人皆知,这是个词语也可以说是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可以是皇帝用来试探臣子的中心,还有巩固自己的权利
但如果被一名臣子使用,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无比羞辱的事情
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通过之前魏武对朱棣的描述,可以确定朱棣作为皇帝是绝对合格的
以此为基,朱元璋猜测纪纲的权势应该是朱棣故意放任的
因为他自己也准备这样做,放任毛骧让百官恨他惧他怕他
将来一旦有机会,就推出去背黑锅顺手杀了就是
但朱元璋气的是,朱棣放任也不知道把握好度
居然将纪纲放任到这种地步,连指鹿为马的事都做出来了
放任过头就是损害帝王的威严
也许他朱棣有能力解决,但后面的皇帝呢?
心中气愤的同时,朱元璋再次询问道:
“结果如何?”
“纪纲凌迟处死,全家发配戍边”
听到这里朱元璋更确定朱棣是故意的,否则就是不戍边而是株连
幸亏这种事还没发生,现在还能想办法避免
“小武,你说职权过盛是第一个弊端,可还有第二个?”
“有!”
魏武点点头随后说道:
“陛下您建立锦衣卫的制度和其他卫所一样,都是武官制并且能够世袭”
“武官功劳升迁子孙又能世袭,以至于每代都会出现立功升迁的情况”
“随着时间推移武官数量越来越多,人数与官缺不符,就会出现冗官的现象”
被魏武说出来的,都是非常致命且需要更改的问题
这点朱元璋非常清楚,所以简单思考之后他就有了想法
“若是将锦衣卫职权拆解,只留一项或两项,审讯则另立部门是否可行?”
魏武苦笑一声,随后摇头说道:
“朱老伯,您可太看得起我了,我能做的,只是将暴露出来的弊端告诉您”
“具体制度该不该改,该如何改,岂是我这个从未当过官的人能解决的”
“而且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这件事恐怕也就只能由您亲自做决定”
魏武是真不知道吗?当然不是
后世就有人提过和朱元璋一样的想法,获得很多人的认同
问题是想法只是想法,是否真的有效只有实施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朱元璋自己做决定没事,就算是错了,那也是皇帝自己的问题
但他魏武,参与进去没有任何好处,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
朱元璋心中清楚,魏武肯定知道某些改革的方法
只是魏武既然不想说,他也不会多问
当然也不会因此而怪罪魏武,就像魏武说的,锦衣卫是天子亲军
诚然后世一定有解决的办法,但他朱元璋自认不比别人差什么
如今已经了解过锦衣卫机构的弊端,他自然能想出更好的实施方案
搞定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朱元璋就准备让魏武回去了
只是话到嘴边,却突然想起刚才魏武说开妓院时的那个表情
原本他是准备和马皇后先商议,现在他决定自己先试探一下
“那个,小武,你来到大明生活,孤身一人生活,身边也没个人陪伴”
“咱和你婶婶也算是你的长辈,准备给你赐婚,以后身边也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突然听到朱元璋提起赐婚,魏武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