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外甥别哭,舅舅扛你上皇位 > 第3章 皇太孙之争

第3章 皇太孙之争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翰林学士刘三吾也是出言支持朱允炆
    “臣等附议”
    六部,督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大理寺等一众文臣纷纷下跪,表示支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蓝太平环视一周,发现文臣都支持朱允炆,一众淮西勋贵却呆愣在原地
    他们本就是武将,不善言辞,更不会引章摘句更为关键的时他们的主心骨凉国公蓝玉不在,他此时正在漠北扫荡残敌
    “唉,真的是赢了战场,却输了朝堂啊老爹糊涂,真正的战场永远不在边疆,而是在这奉天殿内”
    蓝太平心中暗道
    难怪历史上朱允炆会成为皇太孙,很大原因是一众淮西勋贵目光短视,没有看到将来可能发生的惨剧
    或者说有人预料到,但也只是寄希望于朱元璋年事已高,只要把他熬死等朱允炆登基后他们就安全了
    但他们不会想到,朱标死了,扶朱允炆上位,那么朱元璋是容不下这群骄兵悍将的
    最主要的是容不下蓝玉,朱允熥的舅老爷
    “末将推荐嫡次孙朱允熥殿下,立为皇太孙”
    就在文官集团以为稳了时候,蓝太平站出来支持朱允熥,还特意强调是“嫡”次孙
    他此时官职为,上直十二亲卫之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
    “末将附议”
    开国公常升早就等不及了,他是朱允熥的二舅但是他大哥常茂,前两年因为犯错被罢官削爵
    因此,他不敢第一个跳出来,怕惹恼了朱元璋落得个一样下场
    颖国公傅友德,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定远侯王弼,长兴侯耿炳文,以及东莞伯何荣等一众淮西勋贵皆出声附议
    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本不欲表态,但是看着眼前的形势,无奈也只好跟着跪下
    至此,朝堂上泾渭分明
    文官集团支持朱允炆,武将集团支持朱允熥
    “陛下,自古以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允熥殿下乃先太子嫡亲血脉,岂是旁支庶出可比?”
    “正所谓,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
    “嫡长孙朱雄英殿下早逝,立嫡次孙朱允熥殿下为皇太孙,合乎祖制礼法”
    蓝太平一番话,如同扔了一个深水炸弹,平静的朝堂瞬间变得波涛汹涌
    “荒谬,你竟敢污蔑允炆皇孙殿下不是嫡出?”
    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对方一说“嫡”这个字,就像踩到了文官集团的痛处
    “据我所知,太子妃常氏只诞下朱雄英,朱允熥两位皇孙”
    蓝太平平静说道
    “不错,嫡孙俺只认朱允熥殿下”
    东莞伯何荣粗声粗气的说道
    “末将也是,只认朱允熥殿下”
    “末将附议…”
    眼看淮西勋贵都支持朱允熥,文官集团也慌了神,他们不想让朱棣上位,但同样不想朱允熥当皇太孙
    他们要找一个性格软弱,又没啥背景,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皇帝
    如果朱允熥将来当了皇帝,那么淮西勋贵将永远压在他们头上,这是江南文官集团所不能接受的
    淮西勋贵跟江南文官集团,本就水火不容
    “少将军此言差矣,允炆殿下生母吕氏早已被扶正,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皇次孙朱允炆殿下自然也是嫡出,实乃陛下的嫡次孙”
    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微出声反驳
    他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身居高位,说话很有分量,他的话立刻得到一众文官的附和
    朱元璋眼神阴翳,端坐在龙椅上不知在想着什么
    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颖国公傅友德则都选择沉默
    这已经不是臣子能够讨论的范围了
    “名分可以改,但是血脉骗不了人!”
    蓝太平的一句话,石破天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