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整个秋天的上膘,再加上蓝太平财大气粗
即使入了冬这些战马的口粮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每顿粟米的份量
所以这些战马,依然是膘肥体壮
十八营的这些骑兵,不但每月的禄米有两石,还有额外的肉类供应
并且,每月蓝太平自掏腰包给士兵补贴二两银子
三大营的士兵,原本就是各军精锐里挑出来的
在这么好的待遇下,这些三大营的士兵个个如同虎狼一般
不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那都远超普通的士卒
这也是为何蓝太平敢下令,三匹马轮换着骑
马歇人不歇,连夜赶往台州府
这就是底气!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这个养兵的“养”字,看似简单其实一点不难
就是舍得给将士们发钱,多发钱,发到他们都不好意思为止
你就把士兵当“死士”那般对待,等遇到事的时候
一声令下,这些将士哪有不为你玩命的道理
就算士兵不想玩命,他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正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就是这么个道理
原本骑马也要十天的路程,蓝太平只用了六天就到了
这个速度,也只有他的十八营能达到
天色渐晚,太阳的余晖洒在台州府的城墙上
破碎的城门,预示着城池失守了
浑身是血,被亲卫护送从北门杀出重围的盛庸正绝望的看着身后的台州城
四处都冒着黑烟,惨叫声更是不绝于耳
“将军,快撤吧”
身旁的亲卫低声说道
坚守了十天,还是被两万倭寇给攻破了城池
“我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台州的百姓”
盛庸泪水流下,在脸上冲出一道道沟壑
他已经十天十夜没合眼了
可是不管他如何坚持,最终没有等来朝廷的援军,等来的却是城池被攻破
“哐啷”
他猛然抽出腰刀横在脖子上
“将军,不可啊!”
“将军不可”
……
一众亲卫忙上前阻止他
“本将无颜面对陛下,面对台州乡亲父老”
“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说完他不顾亲卫的阻拦,硬是要自刎
“将军,你看,那边是不是援军来了?”
远处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盛庸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朝着士兵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烟尘滚滚,万马奔腾的画面映入他的眼帘
“一定是援军,倭寇可没有骑兵”
一名士兵惊喜的大叫
盛庸此时也心情激动,他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一下是哪支军队
“蓝”
“帅旗上绣着一个镶着金边的蓝字”
“难道是凉国公大人?”
几名亲卫七嘴八舌的猜道
盛庸也这么认为,朝廷现在也只有派凉国公前来才有可能解决眼前的困境
当然,那位声名赫赫的靠山王也可以
但是靠山王远在北平府,根本不可能来得及这么短时间抵达浙江的台州府
“一定是凉国公,咱们有救了”
“台州的百姓有救了”
这些亲卫激动道
刚才若是让这位副将自刎而死,他们这些亲卫也活不了
现在援军到来,盛将军不用自杀,他们也不用跟着死了
盛庸内心叹了口气,援军终于来了
只是不知道,凉国公从哪里拼凑的骑兵
能不能是两万倭寇的对手
毕竟,再厉害的将军若是手下的士兵不行
那也很难取胜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他们借着夕阳的余晖也终于看清这支骑兵的样子
一水的黑铁玄甲,手执长矛,腰挎雁翎刀
马鞍左侧挂着硬弓,右侧插着短铳
“这不是京卫,领兵的也不是凉国公”
盛庸大惊道
他手下的亲卫也发现了
他们就是京卫,对于自家兄弟的装备那自然是异常了解
京卫可没有这么“豪华”的装备
整个大明的军队中,能有这样装备的骑兵只有一支
那就是靠山王手中的“十八营”骑兵
“是靠山王,是十八营”
一名亲卫惊呼道
盛庸也是满脸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来的援军竟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靠山王
更绝的是,他竟然带着十八营赶了过来
从他得到这边消息,到他准备出发
满打满算也就七八天的时间,这按照正常骑兵的速度怎么也得十天才能赶到
即使是十天的时间,那也是非常优秀的骑兵了
而且每位骑兵至少要有两匹马,轮换着乘骑还得夜间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