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朝会必到,事事过问
让那些刚习惯老朱不来朝会的大臣,又变得非常不习惯
当然,除了朝廷上的事朱元璋没落下以外,研究院的事情他也没落下
其他部门他可以不重视,农部他每日必去一次
毕竟,粮食才是大明的根本,容不得一丝大意!
虽然在先生一遍一遍的灌输下,那些技术人员差不多清楚了粮食种植的步骤跟注意事项
只是,现在正是八月酷暑时分,根本就不适合粮食的种植
只有一些蔬菜可以种植,例如黄瓜、还有苦瓜
至于肥料,朱元璋没有别的办法,叫他们自己去钻研,看能不能研究出类似后世复合肥一样的肥料来
另外,锦衣卫的组建基本也已经完成
看着锦衣卫传上来的密报,朱元璋心惊不已
果然,他们办事的效率像书上说的那样恐怖
朝中大臣,每人都制定了一本隐秘的册子,上面写着他们的个人履历,喜好,日常行为甚至夸张到每日吃了什么,几点睡觉,如厕几次等等都有详细记载
看着满满一箱子册子,朱元璋内心觉得踏实无比
这种什么都掌控在手中的感觉,真的是无比美妙!
想起黄小子提到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造反的事,朱元璋冷笑了一声
那胡惟庸能在自己的监控之中,真走到造反这一步,咱还能高看他一眼,把他当个人物!
他有这个胆子吗?
不过,既然咱知道了历史的走向
废除宰相制度,那就要提前!
咱是一刻也等不了!
胡惟庸,既然你不造反,咱就来帮你“造反”好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从一堆册子里,翻出写着胡惟庸名字的册子,然后细细看了起来
“爹!”
朱标拿着两本账本兴奋的走了进来
“可有什么好事?”
老朱放下手中的册子,看着一脸兴奋的朱标笑道:“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爹,你猜猜上月才建好的织布局,七月一共赚了多少钱?”
朱元璋眼中莫名神色一闪而过
刚才看到胡惟庸的册子,上面就有他在背后对织布局搞小动作的事情,没想到标儿一进来又提到织布局
“让咱猜猜?”
朱元璋想了想,按照马皇后一天织布一匹,就按照中等布的价格来算,五百文一匹
有了洪武织布机,速度哪怕提高五倍,一天能赚两千五百文,也就是两贯半
半月前,织布局好像只有八十台织布机在干活,就给它算一百台
按整数算,一天就算赚个三百贯
一月也才九千贯铜钱!
“咱猜,织布局赚了一万贯?”
朱标一脸鄙夷的看着老朱,道:“爹,你是不是没见过钱?一万贯都好意思说出口!”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然后立马站起身来,就要脱鞋!
“你个小兔崽子,怎么说话的,敢挤兑你老子!”
朱标看着老朱的动作,身子往后退了好几步,直到站到门口处才停了下来
“爹,我不是那意思格局,格局,您的格局要大,要不你永远猜不出来的”
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想要打朱标,要不早就撵得他鸡飞狗跳了
“两万贯?”
朱标摇了摇头
“三万贯?”
朱标继续摇头
“标儿,你不会告诉咱,那织布局赚了五万贯吧”
朱标见老朱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熄了让他继续猜下去的想法
“一共赚了三十二万九千八百一十七贯!”
“换算成白银,就是三十二万九千多两银子!”
朱标的声音不大,但落在朱元璋的耳里,就如同惊雷一般
“多……多少?三十二万九千两银子?”
“这怎么可能!”
朱标见吓着老朱的目的达成了,于是笑嘻嘻的把手中的账目递了过去,道:“刚说的三十多万两,是织布局跟售卖局共同的盈利”
“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是订金”
朱标看着老朱快速的翻着账本,解释道:“由于织布局织出来的布,质量好,而且价格便宜,许多外地布商,都在织布局下单由于织布局人手不够,哪怕一天五个时辰不停织布,也完成不了如此多的数量”
“我就根据商业那些书籍中的方法,让他们排队缴纳定金,谁先缴纳定金,就优先给谁提供布匹;谁先把货款先交完,就先发谁的货”
“所以,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提前收到的货款”
“另外,洪武织布机仿制难度并不大,那些商人,作坊,买个几台回去研究一番就能自己制作出洪武织布机不过对于一般普通家庭来说,能交一半甚至不交钱就能免费领取到一台织布机,他们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
“洪武织布机,也更受以家庭为作坊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