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让锦儿给老朱倒了一杯热茶
“嘿嘿,今日说话太多,不碍事”老朱一口喝光手中的茶水,道:“妹子,快让人给咱准备点吃食,朝会一直开到下午未时,咱一口饭菜都还没吃”
马皇后让锦儿下去拿些饭菜过来,嗔怪道:“有啥事不能分几日说完,非要一天说完”
“妇道人家,你懂啥?”
发现马皇后脸色不对,老朱连忙解释道:“年底进京述职官员他们就这两日要启程回地方执政去了,咱如果不一次性把今年政事交代完,这不就耽误了吗?”
“等朝廷的政令一层层传下去,稍远的地方,实施新政恐怕得四五月份去了,白白浪费几个月的时间”
“咱们等得起,可大明百姓等不起啊”
见马皇后不说话,老朱以为马皇后生气了:“那啥,妹子你也知道咱是个文盲大老粗,你跟我还置什么气”
马皇后摆了摆手,道:“重八,我给你商量个事我打算在城里买个铺子卖点东西”
“你要开店铺?”朱元璋疑惑的看着马皇后:“咋的,内帑的钱财不够花了?”
老朱的内帑一直都是马皇后在管理,没钱的时候老朱伸手就要
至于里面有多少存款,他从不过问
反正都是一家人,马皇后也不不会偷偷把银子拿给别人用
“去年樉?儿他们带回来的黄金都还一点都还没用,内帑怎么就没钱了?”
老朱讪讪一笑,道:“咱就是问问开店铺……,你是想卖女人用的东西?”
去年妹子说要给后宫跟以及官员夫人准备一点礼物
让黄小子在后世买了不少东西
那些东西,老朱也见过,除了那面小镜子以外,全是女人用的东西
朱元璋从来没想过,女人会用到这么多东西
也不敢相信,后世为何要生产这么多女人用的东西
难道,男人的钱不好赚吗?要从女人身上下手
“嗯”马皇后点了点头:“之前让人在各州府设粥点,今年我还想弄个恤孀所,光从内帑拿钱出来,怎么够?”
“我又不好意思去找户部,从国库拿”
“索性想了个把后世的东西,拿到咱们大明来卖”
“黄轩说了,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也是最容易赚的”
“对了,重八,我看你要立个法,要允许咱们大明女子能出门上街!”
马皇后虽跟着老朱打下大明,但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女子无事不出门,在家相夫教子即可
不过去了后世,马皇后才知道,女人也能顶半边天,男人从事的工作,女人也能做,甚至比男人做得还出色
男人能养家,女人同样可以养家
不说后世,就拿大明来说,一些亡夫家庭,还不是女人劳作养活一大家子的?
所以,马皇后觉得既然老朱要改革,想让大明变得更好
一些糟粕思想也要去除
把女人束缚在家中,就是糟粕!
对了,还有裹脚!
前宋传下的裹脚,也是糟粕!
“立法?”朱元璋哭笑不得:“咱也没有不允许女子不能出门上街的,这都是前元遗留下来的风气,跟咱有什么关系?”
马皇后也知道,这怪不得老朱
元朝时,汉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地位,跟牛马一样
汉人女子稍微有几分姿色,就会被?鞑靼?人奸污,并且官府不仅不会惩罚鞑靼?人,还会让受害女子家人赔钱,说什么脏了上等人的身子
所以,汉人家中女子,便不再出门
慢慢的,这种风气就养成了,现在残元没了,女子不出门的风气却还在
只有元旦拜节、十六过桥走百病、元宵灯市等节日时,她们才会出门逛街
“那你也要出一道旨令,家中男人不得阻碍妻子上街!”
老朱无语的看了一眼马皇后
这女人啊,都一个样,不讲理起来,那就真的是不讲理
妹子这么贤惠明事理之人,偶尔胡搅蛮缠起来,一样不讲道理
人家夫妻两口子的事,朝廷怎么好去干涉?
不过为了哄马皇后高兴,老朱也只得点头应道:“行,我晚点回去就写旨,明日就让报社刊登,并且让官府当做告示,贴在显眼的地方”
“这样总行了吧!”
这时,锦儿提着食盒从外面走了进来
“快,快给咱盛上来,咱快饿死了!”
马皇后一遍服侍着老朱吃饭,一边对锦儿说道:“明日你出宫去寻个……,明日你去洪武大街,去找秦王他们”
“就说我想弄个铺子,卖女子的东西,让他们看看,哪里合适”
自己五个儿子,除了标儿,其余四个都住在皇宫外
老二他们弄了个什么网吧,游玩店,听重八说,生意不错,非常赚钱
让他们寻个铺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是!”
锦儿俯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