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郝萌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间,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喊杀声
他转头一看,只见后方的大部队终于从他所打开的缺口中一拥而上,如潮水般涌向城头
就在郝萌忙于抵挡箭矢的这一小会儿功夫里,已经有十多名一手提刀、一手提盾的府兵从他原先的位置迅速爬上了城头
这些府兵显然训练有素,他们在登上城头后,迅速扫视了一眼城头上的情形,然后立刻结阵,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用盾牌挡住了周围射来的箭矢
并不断地将范围扩大,为后续的进攻部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府兵们在攻城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
当他们成功攻上城头后,最重要的并非急于扩大战果,而是要在城头站稳脚跟,为后续攻城的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让己方的士卒数量逐渐增加
此时此刻,只见十多名府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来
他们手持着坚固的圆盾,将自己大半个身子严密地护住,同时手中紧握着锋利的环首刀,一步一步地朝着守军逼近
这整齐划一、肃穆威严的军阵,给守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慑力
尤其是府兵身上所穿着的那一身黑色甲胄,更是为这支部队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杀之气
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他们的不可战胜
杀!杀!杀!
随着府兵们齐声高呼,这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杀字,如雷霆万钧般在空中回荡,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周围守军的心理防线
他们试图用这磅礴的气势,一举冲垮守军的士气,从而在心理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种心理攻击手段在战场上极为常见,而府兵们正是从汉军北军那里学到了这一招
当年,李渊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将汉军打得节节败退
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让李渊声名远扬,也让他的军队不断壮大
在长社、颖阴等地,李渊的军队吸纳了大量原本属于汉军的士兵,这些士兵带来了丰富的对敌经验
尤其是在攻破洛阳之后,李渊的军队更是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原本只有十万之众的军队,在攻破轩辕关后,人数竟然暴涨至二十多万,相当于扩军了十多万!
这新增的十多万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身汉军的士卒
他们的加入,使得李渊的军队迅速吸收了汉军作战的体系和方法
而李渊自己也并非毫无经验之人,他结合了一些后世的作战理念和技巧,对军队进行了精心的训练和调整
就这样,李渊的大军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了汉军的作战方式以及自身独特的劫掠式作战风格,再加上李渊为军队配备的精良装备以及勇往直前的先军精神,使得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的配合如鱼得水,无往而不利
东阿城头的战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对于东阿县的守军来说,局势变得愈发严峻
自从郝萌成功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后续的府兵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顺着梯子攀爬向城头
由于东阿守军仅有两千人,这使得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两千人实际上非常分散
为了应对敌人的进攻,那些被临时征召上城墙守城的民夫大多被安排为投手
这些民夫大多数并没有配备武器,他们的任务仅仅是不断地往城下投掷石块、滚木,或者运送一些军械
这种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攻城的府兵造成一些阻碍,但却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旦有一定规模的府兵成功爬上城头并结成军阵,守军们便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与之厮杀
这些守军们一个个都站在原地,心中的慌乱让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驻足不前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府兵登上了城头
从最初的十几个,到二十几个,再到四十几个,府兵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守军们却依然无法鼓起勇气去主动迎战
逐渐地,府兵们一步步地逼近了守军,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守军的心上
眼看着府兵越来越近,守军们的紧张情绪也在不断升级
就在这时,一声怒吼突然响起:“变阵!杀!”
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打扮得像是队头的将领站在府兵当中,他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正是他下达了变阵的命令
原本以防御阵型排列的府兵们,在听到这声命令后,动作迅速而整齐地开始变阵
眨眼之间,原本紧密的防御阵型瞬间散开,府兵们如同变戏法一般,将隐藏在盾牌后的环首刀亮了出来
刹那间,刀光闪耀,寒气逼人
府兵们高举着环首刀,嗷嗷叫着向前冲锋
他们的气势如虹,如同一群饿狼扑向羊群,势不可挡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