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上,除此之外,还有个好处,就是那王仁迅乃是晋绥军中一等一的善战之将,暂13师又是精锐之师,若是能将之收归国府所用,可以极大弥补我们在武汉的损失”
一说起武汉,某人的脸立刻就黑了下来
去年的武汉会战,国府的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当时为了保证山城的安全,国府集结了百万兵力,最终损失超过四十万!
其中包括冯安邦、范荩、朱炎晖、陈德馨、江煌、梅一平、王锡山、杨家骝、李秉君、毛岱钧、雷忠、李大中、王祯祥、蔡邵、田耘等将官皆在战斗中殉国
这些将领的军衔多数是少将或追赠中将,也有中将如冯安邦,可以说是极大地削弱了国府的指挥体系
而且随着武汉陷落,鬼子海航就可以利用武汉的机场,就近对山城发起猛烈轰炸
这样的轰炸,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并且可以预见会持续很久(史诗为持续六年,近乎每天都有轰炸行动)
现在自身安全每天都在受到威胁,某人自然心中惶惶
阿雨的提议,却是让某人心中一喜
“那王仁迅,当真如此善战?”
陈某与何某对视一眼,同时冷哼一声
何某首先抢过话头:“恩上,那王仁迅是今年才冒头的将领,之前一直有听闻,说他是晋绥军中最无能的军官”
陈某生怕被何某抢了功,急忙反驳道:“不然,恩上可知,那晋王早将晋绥军当做自己的禁脔,向来任人唯亲,那王仁迅若非机缘巧合,只怕永无出头之日”
“当初王仁迅第一次冒头,就是以一个团的兵力,攻下了倭寇所控制的平安县城,随后又击溃了倭寇精锐之第四十联队,被任命为暂13师师长后,他没有对得到晋绥军司令部方面的任何帮助,自己就以远335团构建出了现在的暂13师,并在之后的多次战斗中屡立战功,我已经命人调查过,若不是晋绥军其余各部无能,如今之晋省,只怕已经光复大半了”
陈某这话,说得就有点违心了
就王仁迅的暂13师,就算是再能打,也挡不住鬼子的围剿啊
看得出来,陈某肯定也是收了王仁迅的美刀的
何某心中不由一阵恼怒,该死的王仁迅,明明都在山城大把撒钱了,为什么不来找自己?
嫉妒心作祟之下,何某再次开口道:“恩上,不可听信第九战区片面之词,第九战区与晋省相隔千里,一切都不过是道听途说……”
某人抬起手,打断了何某的话:“好了,不必多说,我自有判断”
随后他仔细询问了阿雨,渐渐从阿雨以及陈某不时的插话中,构建出了王仁迅的形象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层军官,在任人唯亲的晋绥军中只能隐忍蛰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赚钱上
直到335团面临灭顶之灾时,王仁迅才不得不显露领军作战的本领,恰好又遇上国府急需宣传胜利的口子,这才被破格任命为晋绥军师长
但为了打压王仁迅,晋王只许给了王仁迅空头师长的位置
不过却没料到王仁迅本领强悍,自身本钱也是雄厚,竟拉起了一支能够跟倭寇正面作战的精锐部队,并且屡立战功
这样的人才,正是国府所需要的呀!
而且某人心中的考量,不仅仅是出于战略之上的,他还需要考虑权力上的制衡
国府建立虽已经二十八年,但实际上并没有彻底结束北洋军阀格局的局面
川军、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等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不过只是在联合抗日的大旗下,被强行糅合在了一起
这其中,又以晋绥军最让某人心存芥蒂
因为晋绥军原在中原腹地山河四省,如今偏居西南的国府对晋绥军那当真是鞭长莫及
而且就在不久前,晋绥军那边发来电报,向某人澄清“事实”,声称并未对八路军搞小动作,一切都是八路军方面的“污蔑”
某人闭着眼睛,在办公桌前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办公室内几人不时抬头看着某人的表情,心中思虑着当某人询问的时候,应该如何开口
差不多过了半小时左右,某人才再次睁开了眼睛
“诸君,晋绥军虽是屡屡遭受败绩,但十万大军不遵国府之号令,实是影响抗战之大局”
某人一开口,就先给晋绥军扣了顶大帽子
偏偏在场的又都是他的心腹,自然不会帮晋绥军辩解
“若是这王仁迅可堪一用,倒是可以稍作提拔,效仿三十五军之故事,亦未尝不可”
几人对视一眼,同时低声道:“恩上英明”
某人心中畅快,脸上却不露丝毫表情:“欸,马屁就不用拍啦,我之心意,尔等几人应是尽知,若是按照以往来说,此时正是将晋绥军彻底纳入国府指挥体系的最佳时机,然则八路军在前线所表现出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担忧,若过于削弱晋绥军,以后谁能牵制八路军,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