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佑自然也不能免俗,用老李的话来说,就是咱们的士兵训练程度跟鬼子不能比,但在火炮之下众生平等,你就算训练程度再高,那也就是一炮的事!
此次支援暂13师,四营还分配到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是时候让它们逞威了
姚天佑倒是很想要威力更大的煤气罐大炮,但是这玩意儿现在是八路军独有,就连鬼子都知道这种大威力的火炮,为了保证不影响作战部署,四营还是没能分配到煤气罐大炮
随着姚天佑一声令下,四营这边的两门步兵炮开始还击了
炮弹精准砸在前方阵地上,把正在猫着腰往前摸的鬼子步兵炸得东倒西歪
远处的伊藤三郎举着望远镜看着战场局势,眉头都没皱一下:“对面的国府军队竟然还有火炮,看来这次是遇到难啃的骨头了”
伊藤三郎并不心疼麾下的阵亡,因为下等的士兵在本岛可以想要多少招募多少,这些都是它建立功勋的消耗品罢了
“命令火炮中队立刻还击,清除掉敌方阵地的火炮威胁”
鬼子的炮兵训练有素,很快就计算出四营火炮的阵地位置,并进行了精准打击
好在四营这边也早有相关方面的训练,秉承着打一炮换个地方的思想
九二式步兵炮重量轻的优点,在这时候就展露了出来
不过相对的,受到鬼子火炮的压制,四营这边的火炮暂时哑火了
有人或许会问,四营不会还击吗?
抱歉,还真还不了
炮兵是个相对专业的兵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而八路军这边的炮兵数量本就不多,能把火炮用起来,并且保证命中目标,就已经十分难得了,想跟鬼子进行炮战,现在无疑是自寻死路
得到炮兵的有力支援,鬼子负责进攻的几个小分队再次从地上爬起来向前摸索着前进,一直逼近到了200米范围,进攻的鬼子开始全面开火
四营这边也开始进行还击,双方打得你来我往,由于占据了地利优势,仰攻的鬼子并没能取得什么战果
就在这时,鬼子的第二轮直瞄炮火开火了,这次不仅是炮兵中队,就连鬼子的掷弹筒也都一起发威
这些火炮的目标是已经暴露的四营火力点,定点清除有威胁的目标和防御人员聚集点
在这个距离,就是掷弹筒最厉害的位置了
前文提过鬼子的掷弹筒都经验老道,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一轮打击,按照正常情况可以有效削弱防守方的有生力量,随后进行第三轮更加猛烈的火力打击,并且火力会非常集中,以此达到摧毁某一点防御力量的效果,随后鬼子就会对这个薄弱点发起猛攻,如此一来鬼子的作战步骤基本就完成了一大半
一旦防守方指挥官抽调预备队薄弱点进行支援的时候,潜伏在侧翼的渗透部队就可以进行凶猛打击,展开全部火力压制,进攻的步兵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中突入防线
这个渗透部队一旦完成对防守力量的肃清,则会继续渗透迂回,对守军形成分割包围,自此战斗就已经基本进入尾声
姚天佑虽然跟鬼子作战次数不多,但他毕竟是当过团长的,被鬼子俘虏后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是怎么败在了鬼子手里,因此对鬼子的作战手段印象十分深刻
这是鬼子最标准的步兵操典战法,不是那么好破解的
不过今天,鬼子这套标准战法却没能奏效
因为在鬼子第二轮火炮打击的时候,鬼子的作战目的没能达成!
四营已经全员装备五六半,这种枪性能可靠,关键是火力够猛!
跟鬼子三八大盖那种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步枪来比,五六半的火力强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有了这种性能可靠的步枪在手,四营阵地上的守军阵型拉得很开,不需要像以前一样,需要聚集大量人员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网
鬼子的火炮和掷弹筒打在四营阵地上,只让四营伤亡十几人,这点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鬼子所希望的削弱防守方有生力量,并没能顺利达成
四营阵地上枪声不断,密密麻麻的子弹构成的火力网,很快就将第一波扑上来的鬼子给打了回去
知道自己碰上了硬茬子,已经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伊藤三郎并没有气馁
“诸君,看来我们必须调高我们对王仁迅的评价,他不仅训练士兵很有一套,而且在搞武器装备方面也很厉害!”
参谋翻着小本子,帮着伊藤三郎找面子:“联队长阁下说得没错,根据我们的情报,暂13师是由原335团进行扩编,在335团进行扩编之前,蝗军曾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过一次大扫荡,335团因为扼守进入八路军根据地的要道,也曾经遭到蝗军的压制,当时蝗军只出动了一个中队,就将335团压在荣山镇里”
伊藤三郎一本正经地分析道:“看来当时并不是王仁迅无能,而是如同我们猜想的那样,晋绥军和八路军之间依旧在暗中进行着内斗,王仁迅是故意示弱,放蝗军去扫荡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