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一下”
康三藏赶忙止住了滔滔不绝,赔笑说道:“是,是敢问郎君,可是小奴哪里说错了么?……是了,二十斤未免也是太重,只是传言听闻,以常理揣测,二十斤确实是不太可能”
今制的二十斤,相当於后世的三十斤
三十斤的大刀,一般人拿都不好拿起来,更别说战场上挥动杀敌了
须知,在战场上挥刀杀敌,不是一时片刻的事儿,有的战斗,持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作为勇将、锐士,需要多次反复地冲战,这就不但要有勇力,还得有足够的耐力才成
“我不是说这个,老康,你说阚棱善用的大刀,名为何也?”
康三藏答道:“回郎君的话,名为‘陌刀’”
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李善道一直有个疑惑
他前世读书时,对唐时的一种兵器印象深刻,便是“当者披靡,人马俱碎”的“陌刀”,按理讲说,隋唐相接,唐的“陌刀”,是不是当该隋就已有?可却不仅瓦岗义军中,并官兵中,他也不曾见有兵器名“陌刀”的!直到今日,康三藏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他听到了此刀之名!
看出了李善道的异状,康三藏不知缘故,顿了下,补充说道:“郎君,此刀又名‘拍刃’,因此刀杀伤巨大,小奴倒是曾请教过知者据说此刀,盖即汉之斩马剑也,铸造之工艺则是系源自汉之拍髀,故而本名为‘拍刃’,‘拍’、‘陌’二字近似,后因又转称‘陌刀’”
“剑”与“刀”的区别在於,剑是两面开刃,刀是一面开刃
“斩马剑”这种汉时的兵器,与寻常的剑又有区别,是一种长剑
康三藏的这通话,大概地向李善道解释清楚了“陌刀”的渊源此刀,实便是融合了汉之斩马剑长而双刃的特点,及拍髀的铸造技术而造出来的一种双刃刀,是刀中之异制
李善道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赞康三藏,说道,“老康,不枉你走商南北,见闻果广”
“不敢,不敢”
李善道沉吟了下,问道:“这陌刀的形制,怎么打造,你可知道?”
这可就为难住康三藏了
他一个胡商,买卖东西,他是专长,打造兵器却非其能
康三藏满脸自责地说道:“都怪小奴,小奴无能!早前倒是曾有机会,学学这铸冶之法,奈何小奴懒惰,嫌它烟熏火燎,竟是未学早知今日郎君有需,小奴当年,说甚么也要把这铸冶之法给学到才是!”问李善道,说道,“敢问郎君,是想打造出几柄陌刀看看么?”
“是有此意”
康三藏说道:“这阚棱所用之陌刀,原产何处,小奴不知,但阚棱是齐郡人,现在江淮,常理料之,他所用的这陌刀,要么是原产齐地,要么便当是原产江淮齐地,小奴不熟;江淮,小奴熟得很!郎君若是信得过小奴,小奴愿为郎君前赴江南,搜寻购买此物!”
李善道似笑非笑地瞅着他,说道:“江南现下兵荒马乱,杜伏威、李子通、左才相、林士弘等各据地自雄,狗皇帝现也在江南,互相之间打成了一片乱麻也似!老康,你不怕危险?”
“为郎君办事,谈何惧怕危险?郎君待小奴,情深义重,小奴舍身以报,理所应当!”
李善道哈哈大笑,说道:“好吧!”
康三藏惊喜不已,强将惊喜压住,生怕露出,被李善道看出,说道:“敢问郎君,可是允了?”
“老康啊,你对我来说,好比一物”
康三藏问道:“敢问郎君,何物也?”
李善道是在吃饭时,把康三藏召来问话的,这会儿饭已吃好,剩下了一口胡饼尚未吃掉,他将这一小块胡饼,蘸了蘸酱,丢入口中,吃了以后,笑道:“你,就好比这胡饼一日不食,尚可;两日不食,亦马马虎虎;三日、四日不食,腹内将饥饿难耐”
康三藏没太听懂,问道:“小奴愚钝,敢问郎君此话何意?”
“此去江南路远,三四日间,你焉能转回?你却是去不得也”
康三藏张了张嘴,说道:“小奴竟能与胡饼相比,实是令小奴、实是令小奴,……受宠若惊”
“你再把阚棱,与我介绍说来”
康三藏惊喜不敢露,此时的失望也不敢露,依旧陪着笑,恭恭敬敬地接着向李善道介绍他所知的阚棱之其人、其事别的也就罢了,唯有阚棱的一事,听入进李善道耳中,他颇是嗟叹
阚棱、王雄诞,在杜伏威军中,并称双雄,是杜伏威一干养子中最有能力的两人
杜伏威军中的部曲将士,不呼他俩之名,分各尊称他两人为大将军、小将军
此两人,俱是不但武勇绝伦,尤为难得的是,还都有谋略
杜伏威起兵以后,临敌进战,多用王雄诞之议,而凡是只要采用了王雄诞的计策,战多克胜
阚棱在用兵的谋略上,可能稍逊於王雄诞,可阚棱在治军上却有一套杜伏威的部曲和翟让的部曲相同,皆出自群贼,原先悉为“盗贼”之属,类多放纵,哪怕是杜伏威、王雄诞,有时也不好约束部属,唯独阚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