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霸沉声道:
“父皇,颍川道已经传回消息了,截杀南宫烈失败,负责追击的禁军士卒全军覆没”
众臣心头一紧,南宫烈在东境多年,整个阆东道唯其马首是瞻,他活着和死了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景淮接过话道:
“从他逃离京城开始禁军便尾随追杀,沿途好几次差点得手,但都被南宫烈提前安排的暗桩死士救下,看来他造反是早有预谋啊,否则岂会安排如此多的人手”
“居心叵测,祸国害民!”
礼部尚书黄恭愤然骂道:
“陛下将东境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还拔擢其为镇国公,本指望他为国镇守边疆,没想到此贼却暗怀不臣之心!”
“得亏了洛将军啊”
皇帝似乎有些疲惫,揉了揉发酸的眼眸:
“如果不是爱卿你查明真相,此贼不知道还要在朝堂上藏匿多久?假以时日,只怕会酿成大错”
洛羽轻声回话:
“臣是大乾的臣子,自当为陛下分忧,铲除宵小!”
所有人都清楚,南宫烈这次是被洛羽逼的现出原型,否则还得再积攒几年实力,弄不好会趁着外敌入侵之时突然造反,介时内忧外患,大乾朝还能保得住吗?
至少现在的大乾四边没有战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南宫一族
“南宫烈回境,起兵造反是迟早的事”
皇帝缓缓起身,站在地图前:
“眼下最重要的是派兵赶赴东境,准备镇压反贼,可放眼朝堂,何人可以领军呢?”
众臣心头一沉,本来朝中最能打的就是武成梁了,可他已经被崔家、南宫家害死南宫烈戎马一生,屡屡带兵与郢国交战,资历深厚、战功赫赫,寻常武将绝不是他的对手
有好些大臣的眼神都在洛羽身上停留了片刻,这位爷不就是现成的将才吗?就连皇帝目光也扫过洛羽,但洛羽低着头,浑然没有接话的意思
“大皇子殿下若是在就好了”
礼部尚书黄恭苦笑一声:
“可惜南境不稳,还需要大皇子坐镇,朝中剩下的武将要么未经战事、要么资历太浅,恐非南宫烈的对手啊”
“父皇!”
景霸中气十足的嗓音陡然在殿中回荡:
“皇长兄不在,儿臣亦可领兵!”
“你?”
景弘微皱眉头,有些犹疑:
“你可从未单独带过兵啊”
几位重臣面面相觑,一众皇子中景霸自幼习武、满朝皆知,而且曾经去军中待过一些时间,但从未独立指挥过大军征战,如何敌得过堂堂镇国公?
“父皇!”
景霸铿锵有力地说道:
“儿臣虽未独立带过兵,可儿臣习得弓马、读过兵书,擅长军事自古名将,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兵法大家,都是在一场场战事中磨炼出来的
如今国家为难,奸贼辈出,儿臣身为皇室子弟,自当为朝廷、为父皇效命
儿臣恳请陛下,给我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
景淮随之行出人群,躬身弯腰:
“父皇,儿臣愿意辅佐皇兄,共同率军平叛!不灭南宫一族,誓不回师!”
几名大臣暗自点头,不管战事能不能赢,起码这两位皇子有忠勇报国之心,气势有了,没有愧对皇族的身份
“既然你们两兄弟有报国之志,那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景弘犹豫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旨,封三皇子为征东大将军、六皇子为征东副将军,即日起抽调左右威卫四万军卒,颍川道、京畿道等各地驻军四万,共八万兵马,赶赴东境,准备平叛!”
“儿臣遵旨!”
景霸面露喜色,两位皇子齐齐跪地行礼:
“定为父皇扫清叛逆,守护山河!”
“咳咳”
户部尚书程砚之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反贼可不止一个南宫家啊,还有崔家阆东道、岭东道皆乃边境,驻军甚多,两道加起来得有十几万兵马
朝廷只派八万大军平叛,够吗?”
景霸沉声道:“程大人,莫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十几万兵马又如何?朝廷大军一到,自当踏平敌寇!”
程砚之苦笑道:
“殿下有雄心壮志自然是好事,可毕竟事关国家安危,微臣建议还是稳妥些好”
“行了,别说了”
皇帝轻轻一挥手:
“你们先退下吧,洛将军留一下”
众臣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躬身行礼,鱼贯而出
刚走出御书房没多久,景霸脸上就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六弟,咱们的机会来了,哈哈,只要能在此战中大放异彩,就能获得父皇青睐,说不定以后还能手握兵权!”
景霸的心思很明显,大皇子是唯一手握兵权的皇子,若是想和他争太子之位,手中无兵怎么行?此次东境战事就是天大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