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瞄了一眼,果然是一份胜表,阐述了此战的全部过程,倒是和耶律大贺所说的对得上
看过之后,庆帝也就放在一旁,随后打开了最后一张纸,那封李彻亲笔写的家书
【父皇在上,圣体躬安?
儿臣叩首,今日儿臣心中雀跃,有喜事相告
自儿封王以来,奉国之地,虽边疆多事,然儿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契丹耶律老狗,屡犯边境,视我奉国如无物,视大庆威严不存
儿臣铭记父皇,身为皇子,当以身作则,保家卫国
故而,每逢战事,儿臣必亲临前线,与将士同甘共苦
那契丹老狗欺儿臣年少,屡次挑衅
却不知儿臣自幼承蒙父皇教诲,略通武略,当即自卫反击,打得老狗满地找牙】
看到这里,庆帝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混小子,那耶律大贺岁数比你父皇我都大,你倒好,一口一个契丹老狗叫人,一点皇子风范都没有
虽然心中这么想,但庆帝还是觉得浑身舒爽
少年郎,就当有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嘛!
朕的儿子,就叫他耶律老狗又如何?
不像其他几个儿子,见了朕畏畏缩缩的,朕还能生吃了他们不成?
庆帝继续看了下去:
【决战之时,儿臣先设计埋伏,诱敌深入,然后出奇兵,攻其不备
一战下来,契丹军溃不成军,丢盔弃甲,逃之夭夭
儿臣看得真切,那契丹主将连滚带爬,好不狼狈,真比他主子还像条狗
待儿臣寻得画师,把当时的情形画下来,让父皇也乐呵乐呵
接连数战,儿臣败敌十四万大军,攻下城池两座,具体战况已写进战报之中
此战之胜,儿臣心中甚慰,不仅因打了胜仗,更为父皇平日教导,今日得以实践,心中感激不尽】
庆帝哭笑不得,抬起头看向黄瑾:“宫中可有技艺精湛的画师?”
黄瑾连忙答道:“有的,奴婢这就唤他过来?”
“不必,让他们收拾收拾,去奉国吧”庆帝开口道
秦会之还未从那封契丹和书中走出来,听到庆帝这么说,脑袋更迷糊了
要画师做什么?陛下向来不喜此道,甚至连一张画像都没留下来过
然而未等他想清楚,庆帝已经不说话,而是笑眯眯地继续读了下去:
【儿臣还记得,幼时父皇曾言,创新乃是强国之本
儿臣铭记在心,不敢或忘在奉国之时,儿臣与工匠们日夜钻研,终于改良了黑火药的配方
此物威力巨大,以罐封之遇敌抛出,可杀敌惊马;投石机抛射,也可破敌城防,如摧枯拉朽
契丹军见之,无不心惊胆战,士气大跌
此物儿臣不敢藏私,已写配方一份,与信件一起送出
望父皇审阅,若能为国所用,儿臣之幸也
然此物配方简易,极容易泄露,还请父皇严密监视,万万不可能流落到外邦异族之手!
儿臣深知,国家强盛,非一日之功,但愿此物能为父皇分忧,为国添砖加瓦】
庆帝笑容微微收敛,表情也严肃起来
黑火药,又是黑火药
无论是契丹和书,还是老六的战报,还是这份家信,黑火药的提及频率都很高
尤其是那耶律大贺,对黑火药的威力似乎非常恐惧,都快当成是神仙手段了
这黑火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
庆帝暗暗下定主意,等下就唤来工部官员,立刻按照配方复刻一份黑火药
不行,工部官员也不牢靠,或许可以交给忠心的太监?
也不行,太监也不是没有乱政的
要么,朕亲自去琢磨一下?
想着,他默默将那封配方拿起,收入袖口之中
【然而,奉国之地,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
儿臣虽尽力安抚,但力所不及每当夜深人静,儿臣思及百姓疾苦,心中便难以平静
恳请父皇垂怜,若能给予些许帮助,无论是粮食、布匹,还是医药物资,都能解百姓燃眉之急
儿臣深知,国库有度,不敢奢求,但愿父皇能施以援手,使奉国百姓感念皇恩,重见生机】
庆帝无奈地摇了摇头
好小子,炫耀完战功,又来哭穷了啊
想到这里,庆帝眼中也闪过些许无奈
按理来说,老六立下如此大功,的确该封赏
但自己也没钱啊
去年收成不好,今年又边疆动荡,南边接连遭灾,这国库
“唉......”
庆帝微微叹了口气,秦会之察觉到后,立刻心中狐疑起来
奉王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让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陛下,一会儿面露喜色,一会儿长吁短叹?
这个奉王真怪了!
朝堂上下无一人能让陛下将情绪流于言表,可他明明在千里之外,偏偏就能做到!
秦会之的好奇心骤起,心底像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