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侯爷带着将士大破北昭军营的好消息,早就在二月的时候传遍了江南各地
某日里谢凌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便叫苍山过来
“上月初三,我命你往宫里递的那封密信,你可差人亲手交到御前了?”
苍山忙躬身回话,说是早已办妥了
谢凌嗯了一声
这日,日头刚过晌午,谢凌的皂靴便已陷在半湿的田埂里
谷雨前农户会用新酿的米酒祭祀田神,祈求风调雨顺、蚕茧丰收,这一月的耕播,攥着全年的收成
而谢凌关心民生,时常会亲自下田,与那些上了年纪的农民叙话
经历了几月的土地清丈,谢凌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亦在此地保障民生,体恤民情,还向陛下上书力争减免不合理的赋税又革除了地方豪强勾结官吏额外加征的赋税,让农民按实际田亩纳税,故此男人深受百姓爱戴
这几月来,谢凌已成了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
苍山抬头望去
便见谢凌顺着田垄往前走,每一步都踩得很深,仿佛要亲自丈量这片土地的厚薄
片刻后,谢凌指着渠底的裂缝,对着旁边的衙役拧眉嘱咐,“回去从官银里拨出专款,叫泥瓦匠来修砌,否则汛期一到,便会淹了这里的秧田”
田埂上突然传来孩童的嬉闹,有一抱着木锨的农妇在后面跟着
一不小心,最前面稍大点年龄的男孩便要跌倒
随着农妇的叫声,谢凌上前及时扶住
男孩没有感受到预知的疼痛,抬头,便看见了一张清隽又周正的脸,一时屏住了呼吸
农妇认出了他是官署里的谢大人,忙行礼,接着又忙拽着孩子,声音里带着几分局促的恭敬,“还不快谢过谢大人!”
谢凌温润一笑,青布官袍被风拂得微动,又从袖中摸出两块银丝糖递过去,递向那两个怯生生的孩子,“拿着吧”
农妇牵着两个孩子,欠了身子,话里满是激动的感激,“这可让谢大人破费了,这两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般稀罕的糖呢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谢凌这才带着苍山回去
只不料却遇上了刺杀
他在这片土地上言出法随,清丈土地铁面无私,自然树敌无数,这两个月里遭遇到的刺杀更是层出不穷
苍山他们都习惯了
偶有一两次,谢凌胳膊受了伤
更严重的一次是伤了手,那次险情几乎波及要害,险些以后右手都提不了笔
而这次,几个刺客又被废太子的两个暗卫给解决了
翌日,谢凌在官署里去寻他的直系部门长官向鼎臣,说是要请假一段时日
向鼎臣接过假状,漫不经心地扫了几眼便搁在案头,打量着他:“我原说你这几月里跟疯了一样拼命,先前劝你歇歇你偏不肯,原来是憋着要请长假”
谢凌垂眼作揖,“前几日接得家中急函,言及家中有要务待处为人子者,当尽晨昏之礼,既有家信相催,于情于理,卑职都该回去一趟,探望之余也能分担些事务”
向鼎臣摸了把胡子,微微颔首,“你手头差事料理得妥当,既为家事急召,你后续的这一摊子事,我便替你多照看些既如此,索性再多给你添两日假,也好多料理些俗务”
“不过,五月一到,我要在衙署见着你人”
向鼎臣的语气里多了一分严肃,“国策推行之事,眼下国策推行正到要紧处,桩桩件件都耽搁不得,你是知道轻重的”
谢凌眉目低得更低,“谢大人体恤”
他已决定随身带着公文,绝不耽搁一日
向鼎臣嗯了一声,便挥手,让他回去早些整理行装
……
话说回去,二月三月的京城,却是发生了不少事
花朝宴当日,百花盛开,贵女们泛舟曲江阶前的桃树下已是落英缤纷,芍药圃里深红、绛紫、藕荷色的花朵挤挤挨挨,蔷薇攀着竹架疯长,玉兰花开得最清雅
许多贵女手上都执着花枝,到处是铃铛笑语,花叶之下皆是一张张娇嫩美丽的脸蛋
眼见二表姐和对面的李鹤川陆续离座,而何洛梅还在位置上和尚书夫人谈论着衣服和首饰,文菁菁的一颗心便七上八下的,乱得慌
文菁菁坐了一刻钟,觉得快透不过气,索性便起来带着碧桃去园林里走走
花朝节的风里都裹着蜜香
可文菁菁想起那些贵太太在得知她低人一等的身世后,眸中皆露出了惋惜
念及此,文菁菁的眼眶都红了
她何尝不知道她们眼里在想什么?
无非是在可惜,可惜她没有谢易墨、谢宜温那样的好家世撑腰不然的话,凭着她如今的模样与才情,哪里还需要苦等?怕是早就有人踏破门槛,将她风风光光地娶进门了!
碧桃见湖边那棵梨树上的梨花开得正盛,雪似的花瓣堆了满枝,于是便过去折了一支来给她
谁知文菁菁却用力拍掉,踩在脚底下紧接着,她像是还不解气,竟抬脚狠狠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