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94章 萧不哒野攻取石见

第994章 萧不哒野攻取石见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但,这对内臣们来说,此事的刺激性就太大了!
    千古以来,第一个受朝廷敕封,享受正祭待遇的内臣出现了!
    有了第一个,第二个还远吗?
    像宋用臣,就时刻以当代蔡伦自诩。
    赵煦瞧着,知道有了蔡伦塑像受祭这块大饼,宋用臣养好了身体,就又是一个好牛马,便道:“都知在京这些时日,有空就多到内侍省中去给小黄门们讲讲课,传授一些做事的诀窍,遇到机灵的,不妨收到身边,言传身教,为衣钵传人。”
    “诺!”宋用臣低头领命。
    他在徐州的时候,就已经奉旨在带学徒了。
    如今回京,继续带学徒也不意外。
    他本人正好也有些好为人师的念头,对此并不抗拒,反而很享受。
    “恩!”赵煦点头:“都知且先下去休息吧!”
    “待过两日,太医们诊脉后,我再与都知相见……”
    “唯!”
    送走宋用臣,赵煦揉了揉太阳穴。
    “徐州那边,得选个文官过去管着了!”他自语着。
    调宋用臣回京,自然是为了防止徐州那边成为内臣的自留地,日后尾大不掉,难以收拾。
    倒不是赵煦信不过宋用臣。
    实在是历史上有太多教训了!
    县官不如现管嘛。
    所以,赵煦也不打算让文臣士大夫们垄断了像徐州这样的重工业基地。
    他的想法是文臣和内臣轮着来。
    如此,就可以使徐州方面,存在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
    他这个皇帝便能从容的拉一派打一派。
    同时也能形成内部激励——谁办差不利,就惩治谁!
    就是……
    派谁去徐州接任宋用臣呢?
    “沈括吗?”赵煦想了想,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倒不是沈括不行,而是沈括过去的话,就相当于是强龙过江了——沈括现在的本官,已经升到了正六品的朝议大夫,贴职靠着赵煦一路简拔,也升到了龙图阁学士,勋转上护军,累封为延安郡开国侯。
    哪怕放在现在的汴京城里,他也是排名靠前的重臣。
    尤其是延安郡开国侯的爵位,太过耀眼。
    等于是明牌的皇帝心腹、天子家臣——赵煦潜邸的封爵就是延安郡王。
    故此,他的实际官爵,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上一级才行。
    故此,沈括若是出知徐州,就不能用知,得用‘判’来提高他的地位。
    且,他还不能只挂‘判徐州’的差遣。
    得给他加上一堆的头衔和差遣。
    不如此,就会让外人误以为,沈括失势。
    可一旦给了沈括过大的权力,那天下的关注,就都会集中到沈括身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沈括现在可不仅仅是赵煦的家臣。
    同时还是‘格物致知’之道的‘开创者’、‘棋手’。
    他在汴京城里,新党也好,旧党也罢,碍于赵煦不敢对他动手。
    然而,他只要出外,就会被双方混合双打的。
    他挂的差遣和头衔越多,混合双打的力度也就会越大。
    无它,在新党、旧党眼中,沈括如今的形象,大抵就类似于要建新和连胜的大d。
    不打死他是不会罢休的。
    这是道争,自董仲舒以来,素来如此。
    沈括不能派,苏颂又年纪太大,地位也实在太高。
    思来想去,如今朝中,能胜任徐州方面的要求的官员。
    就剩下一个韩公廉了。
    只是,韩公廉现在的官阶太低了——哪怕他如今被苏颂保举,经赵煦特旨拔擢,直接飞升为京官——以承务郎(从九品,京官最低的一阶)充元祐浑运局判官、主管工部架阁文字。
    以其为监司官,倒也合理。
    问题是,徐州利国监在宋用臣后,地位已经飞升成了直属赵煦这个皇帝亲临的监司。
    其地位,已经相当于现代的中央直管的国企了。
    尽管,其地位变化就在这两年。
    但也足以在内部,形成一个官僚集团。
    所以,韩公廉过去的话,下面一个管事的官吏,在官阶上都要比他大——赵煦就记得,宋用臣保举过三个小使臣阶的内臣,充利国监主管官吏。
    同时,在利国监内,还有几个靠着立功,升上来的从八品文官。
    于是,韩公廉的官阶和地位,就都不够了。
    他下去的话,是很难展开工作的。
    这样想着,赵煦忽然灵光一闪。
    “对了!”
    “我可以机械降神啊!”
    “从向家人或高家人里,选一个合适的人过去!”
    向家、高家,如今是外戚里的当红炸子鸡。
    向宗回、高公纪姑且不提。
    哪怕是向家、高家中的旁系,官职地位都很高。
    随便派个人过去,就可以镇压住利国监上下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