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习惯当甩手掌柜。
不能过去后,就想要建功立业,然后外行指挥内行,直接把利国监给搞废。
又或者,满脑子都是捞钱,把利国监的油水给榨干净,全部揣自己兜里。
而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很稀缺的。
以赵煦所知,如今的向家和高家,似乎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人。
“难道,我得去孟家、狄家找?”
理论上,孟卿卿和狄蔷还有文熏娘的家族,也都可以被算进外戚范畴了。
文熏娘家族,因为有文彦博在,暂时不在考虑范围。
这样一来,孟卿卿和狄蔷的家族,就成为了赵煦的选择了。
孟家首先出局——赵煦在自己的上上辈子,就没发现过孟家有什么可堪造就的人才。
连当纨绔,他们都当不好,净给孟卿卿添乱。
和赵煦生母朱氏的外家的那几个废物,堪称绍圣年间的卧龙凤雏。
至于狄家?
倒是可以看一看,选一选,能不能有什么人材。
……
汴京城的科举氛围,日渐浓郁之时。
海的那边,数千里外的日本国京都城内,却是另外一副景象。
满城上下,皆是惊慌失措之人。
概因,前线传回来了最新的战报——辽兵同时进讨山阳道的周防、长崎以及南海道的土佐、伊予。
并且全部大获全胜!
日本被讨取了十几个将官的首级。
已是全线溃败!
特别是山阳道,战事尤其不利。
周防、长崎两国,都已沦陷。
辽军正在山阳道高歌猛进,兵威震于天下!
京都城,在接到这些战报后已如惊弓之鸟。
公卿们都在私下议论着,唐兵的凶残与不可抵挡。
尤其是唐兵麾下的那些刀夷武士(女真),简直是地狱中的恶鬼。
他们经常几十个人,就敢于冲击几百甚至上千人组成的日本军阵,还能经常性的冲溃日本军阵。
将一个个武士的首级砍下,筑垒成京观。
据说,在周防,他们甚至一次斩首了三千轻足。
将轻足们的首级,筑成了小山一样高的京观。
周防守贺茂长昌,就是因此被吓得魂不守舍,直接举城而降。
至于长崎?
长崎守藤原宗厚,倒是想固守抵抗。
但下面的僧人和商人,却都不乐意。
直接把这位藤原家的贵人绑了献城。
那位唐兵的征讨使,将之斩首后,传檄各方,长崎各地庄园因此纷纷归降。
在惊恐中,太政大臣藤原师实,急忙下令召回了原本驻防在山阳道的日本第一名将八幡太郎和这位八幡太郎所率领的,可能是如今日本唯一一支能和唐兵野战的精锐。
对外,藤原师实的旗号是——守备京都。
可实际上,傻子都知道,这位京极殿在辽军开始大举登陆山阳、南海后,已经连续派出去了十几波乞和使者了。
所以,他召回八幡太郎和其所统帅的大军,只有一个目的——抓筹码。
以此,待价而沽,好与辽人谈判。
至少,在唐兵杀到京都城下的时候,不至于被人和长崎守一样绑了献出去。
但藤原师实派出去的使者,所送回来的唐兵答复,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唯斩弑君之贼滕原师实并其所立伪王,方得议和。
这就是没得谈了!
此刻,在京都的宫殿中,藤原师实和白河法皇,相对无言。
这两人,都很尴尬。
因为,他们两人都已经再次确认了,唐兵的议和条件——只有斩了他们的脑壳,并献给大辽天子,才可以议和。
这就很尬了。
尤其是白河法皇。
他怎么都想不到,辽人居然会那么认死理。
死活认为,他已经被藤原师实弑杀了。
现在的他,是藤原师实所扶持的傀儡。
哪怕,他的使者,亲自出示了他本人的亲笔信和国书。
甚至保证,只要辽国同意议和,他就愿意献藤原氏一家的首级。
奈何那位辽国的日本招讨使,却始终认为——真的白河法王,已经被逆贼藤原氏所弑,现在在京都城里的只是逆贼所选的傀儡,根本不是真正的白河法王。
我奉天子之命,来日本匡正国体,重定乾坤。
绝不容许这等鸠占鹊巢的事情发生!
所以,日本想议和,只有斩藤原师实、伪王首级。
舍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良久的沉默后,藤原师实终于开口了:“法皇,天子如今何在?”
“吾已命人妥善保护,不会有任何差池!”身穿僧衣的白河法皇,轻声答道。
他自然知道,如今他的性命其实全在那个昔日被他推到前台的幼子善仁(掘河天皇)身上。
一旦善仁落入他人之手,就是他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