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里,有的是想拿他脑袋去辽人那里求赏的!
想到这里,白河法皇的心中,就忍不住的烦躁。
辽人渡海而来,打的旗号,是他过去日思夜想的‘尊王’、‘大政奉还’、‘重定乾坤’。
辽人檄文,也是言之凿凿——不取日本一寸之土,不求一两金银。
他们只是奉大辽天子旨意,来给日本重定乾坤、匡正国体的。
只要完成了这个使命,辽兵就会退出日本,绝不停留。
这迷惑了大量贵族、武士。
使日本上下,到处都是带路党。
连这京都城里,也有着大量公卿、僧人,都在私下里议论着辽人的檄文。
像长崎发生的事情,绝不会是孤例。
老实说,要不是辽人非要他的脑壳。
白河法皇自己都想给辽人带路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今年才九岁多一点,不到十岁的掘河天皇善仁,就成了维系现在日本国内局势的关键。
因为,辽人现在只认他。
打的旗号,发的檄文,也都是以掘河国王为尊,口口声声‘必拯王于水火之间’,还发誓‘有伤王者,形同叛逆,天地不容,当诛灭九族’。
托辽人的福,现在的掘河天皇,已经成为了日本上下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他这个法皇,反倒随时可能变成弃子。
“事到如今,法皇还信不过臣?”藤原师实看着白河法皇的神色,心中只恨自己的父亲藤原赖通,怎么就选了这个货色当天皇?
“难道,真要等唐兵,杀到京都?”
须知现在的辽军,不止在山阳道展开了行动。
还登陆了南海道的土佐、伊予两国。
虽未如长崎、周防般,大举入侵,攻城伐地。
但一旦唐兵解决了山阳诸国,调转枪口,南海道诸国也将沦陷。
如此,辽军就可以海陆两个方向,直取畿内,兵临京都。
到那个时候,藤原师实知道,自己和白河都将难逃一死。
白河法皇瞧着藤原师实,他很清楚,今天他不给个交代,藤原师实逼急了,是真的会要他的命的。
于是,他叹了口气,正打算说出善仁的藏身地的时候。
殿外忽地传来了喧哗声。
“怎么回事?”藤原师实震怒的问着在殿外待命的武士。
只听那武士答道:“回禀殿下,是前方传来军情急报……”
“唐兵调转军势,从周防、长崎,攻入石见了!”
“此外,南海道也报告说,唐兵在劫掠之后,陆续撤出了土佐、伊予……”
藤原师实瞪大了眼睛。
他的心中在缓了一口气的同时,满腹的疑问。
“石见国?”
“唐兵怎么去了石见!?”
“还撤出了土佐、伊予?”
……
日本,长崎与石见的边境上。
萧不哒野,站在一座山峰上,看着前方蜿蜒着向石见进军的大军。
数千人的军阵,严整而威武。
而且,是挟大胜之威的得胜之军。
无论是士气还是军队的气势,都已达到巅峰。
特别是阵中的那些女直义从们。
已经是打上头了。
他们经常性的会用几十个人去冲别人几百、几千的军阵。
还能冲破,杀伤甚多!
甚至直接击溃当面之敌!
没办法!
女直人本来就穷,生女直尤其穷。
而在生女直诸部里,东海女直更是穷的荡气回肠的部落。
他们在跟随萧不哒野征讨日本前,部族里的青壮,都是穿鱼皮或者海虎(海獭、海豹)皮的。
三天饿九顿,都是常事。
在艰苦的环境中,东海女直的武士们,磨砺出了出色的箭术和强健的体魄。
然后,辽人给他们提供当代一流的军械,补齐了他们的短板。
紧接着把他们带到了,如今东亚地区,战力最低的日本,还给他们开出了,足以刺激他们的丰厚赏格。
这就相当于,兵王乱入了幼儿园。
直接就是无双割草。
就是可怜日本人,自平安时代以来,承平日久,武备废弛,连虾夷人都能和他们有来有回的拉锯几十年。
如今正面撞上了,十二世纪最强的女真武士。
而且是被辽国的强弓坚甲,武装到牙齿,还有大量骑兵助战的女真武士。
哪里有胜利的可能?
野战,根本就是一触即溃。
守城就更不可能了——这时代日本城池,本就羸弱。
而辽军在和大宋的长期对峙中,早就具备了丰富的攻城经验。
各种攻城器械,都是擅长的很。
于是,萧不哒野看着自己的大军,意气风发,心绪激荡。
他直接对自己身边的人说道:“半个月内,吾要全取石见!”
“在今年天子圣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