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995章 礼部试(1)

第995章 礼部试(1)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熙河居然有解额了?”
    有衙内二代们阴阳怪气的嘲讽。
    他们知道的,熙河一路,在王韶开边前,乃是蛮荒之地,教化陌途。
    别说读书了,当地的部族首领们,怕是连字也不识。
    所以,满打满算,这些人最多也就读了十来年书。
    可能教他们的老师,还都是连贡生都不算的战五渣。
    如何能与他们这些自幼就饱读诗书熏陶,在名师教导下学习的天之骄子相比?
    听着衙内们的嘲讽,东南六路的士人,则高高昂起头,嘴角带起了微笑。
    因为,他们知道,今年的科举又多了几个分母。
    对骄傲的东南士子而言,每次科举参与的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最终能考取的进士数量越多。
    在熙河路的旗牌下,熙河的士人们,听着周围同年的讥讽、轻蔑与嘲讽。
    终于,在熙河士人中,走出来一个人。
    此人昂着头,轻蔑的扫视了一圈所有人,傲然的道:“鸟雀岂能知凤凰?”
    他的傲慢,顿时刺痛了一些人。
    当即就有着士人,呵斥起来:“呔!”
    “粗鄙胡虏,神京首善之地,天子取士之所,岂容尔放肆!”
    那人舔了舔嘴唇,看向那呵斥自己的士人,扫视了一眼,嘴角溢出嘲讽之色,道:“俺乃包孝肃公之族孙,当朝开府仪同三司、河州观察使兼会州兵马都监、本部都巡检包公讳顺之孙包诚!”
    “汝是何人,竟敢辱俺?”
    “可敢与俺单挑!?”
    说着,包诚就要脱掉袍服,与那人来一场熙河贵族之间的角斗。
    好在周围人连忙拉住他。
    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包诚的袖子被人拉开,哗啦啦……
    掉下来一大沓的交子!
    每一张交子的面值,都是百贯。
    而从他袖子里掉出来的交子,少数也有数十张。
    这就是数千贯的交子了。
    老实说在汴京城,有几千贯交子算不得什么。
    但,一个年轻人的袖子里,掉出来几千贯交子,那就过于夸张了。
    当这些交子掉出来的瞬间。
    无论是东南六路的士人,还是衙内二代们,都收起了眼中的轻蔑,神色严肃起来。
    因为他们都知道,科举其实就是卷钱。
    只要有钱,持之以恒的砸下去,哪怕是曾经的科举蛮荒,也能变成未来的科举强路。
    比如福建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国初的时候,福建路一次科举,也未必能有一个进士。
    但现在呢?
    福建人高举朝堂,宣麻拜相者,不在少数。
    为什么?
    福建人因为有钱,也舍得砸钱卷科举!
    他们直接派人,去各地书院和私塾里挖人。
    孔方兄开路,无往不利。
    而熙河路,似乎也有类似的潜能。
    毕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如今的天下局势,就能知道,熙河产棉花。
    甚至是垄断了大宋的棉花!
    衙内们更是知道,仅仅是靠着种棉花,熙河路就已经快要能实现财政自给自足了——元丰八年,朝廷尚需每年通过户部拨给熙河兰会路四百多万贯。
    元祐元年,就已经只要三百多万贯了。
    去年,便减少到了不过两百万贯。
    听说今年,熙河路所需的中央拨款,可能只要一百多万贯了。
    而在财政自给自足的同时,熙河路每年能买马数万匹,维持十几万大军/保甲户、藩部兵马。
    过去,衙内们只是听家中长辈谈及此事,还没什么直观感受。
    如今,当他们亲眼看到,从包诚袖子里掉出来的交子后。
    传说映照到现实。
    他们知道的,熙河,真的崛起了!
    ……
    发生在开宝寺前的小插曲,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各路士人,都开始收起了对熙河士人的轻视与蔑视。
    就连那个叫嚣着熙河士人是‘胡虏’的家伙,也在看到包诚袖子里掉出来的交子后,灰溜溜的藏到了其所在路的士子群中,不再冒头。
    无他!
    一切向钱看的大宋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有钱就是大晒!
    何况,熙河士人不止有钱,还有权!
    其父祖不是藩部大首领,就是大宋战功赫赫的遥郡甚至横班武臣。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衙内!
    是统治集团的内部成员,也是真正和赵官家共天下同富贵的人。
    与之相比,大部分的士人,都是寒门。
    那里敢继续嘲讽这些有钱有权,而且还懂得来汴京应考的衙内?
    甚至,有些人已经用着羡慕的眼神,打量起包诚等人。
    一些脑子机灵的,甚至已经想着,要不要接近他们?与这些富起来的藩部衙内们打好关系甚至建立姻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