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咱与朱孙通信这么久,却忘了问他,究竟多大的年龄?”
    “他见识那么广,知识如此渊博,想来年龄应该不小了吧?”
    “不过也没关系,有志不在年高”
    “就算年龄大一点,只要还能为朝廷出谋划策,那就没有问题”
    “再说,年龄大,性子也更稳”
    “那个逆孙身旁,就缺少一个年龄大,又稳重的人”
    老朱喃喃自语地说着
    对于朱允熥治国,他还是很满意的
    至少有两项工作,朱允熥做得很好
    第一,对外战争打赢了
    大明平定了倭寇之乱,征服了倭国
    又北上铲除了心腹之患——北元
    在狼居胥山让草原各部落会盟,并迫使他们祭祀牺牲的中土将士,宣示了大明对草原的绝对主导权
    大明北境未来几十年,从此可高枕无忧
    第二,朝廷的财政非常充足,国库有钱,有粮!
    百姓总以为,只有寻常百姓才会为钱发愁
    勋贵高官就不会了
    至于皇帝,那更不可能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又怎么可能为钱发愁呢?
    事实上,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几乎所有皇帝,都在为钱而愁
    只不过,他们不是像寻常老百姓一样,为了自己吃饭的钱,治病的钱发愁……他们愁的是国家财政的开支
    老朱在位几十年,从一开始的打天下,到后来的治天下,就没有一天不为银子而发愁
    无他
    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够用
    永远不够用
    最后总是东挪西借,缝缝补补的过日子
    尤其是当朝廷要发动对外战争,远征北元的时候,为了筹措战争所需要的粮草,军费,老朱经常都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普通人眼里的战争,看到的只是前线战士的浴血奋战
    但真正指挥战争,总领全局的人,才知道,后勤保障才是一场战争的关键
    有充足的钱粮支持,才能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否则,许多仗就没法打
    老朱难道不想彻底铲除北元的隐患吗?
    为何明明前线打了胜仗,却不乘胜继续追击,深入北境草原,永绝后患呢?
    原因无他
    就是朝廷的财力,粮草,不支持继续打下去了
    必须得停下来
    再积攒几年钱粮,然后接着打
    但是,朱允熥监国治政之后,大明朝的财政,前所未有的充沛
    钱多得根本花不完
    而且,这些钱还不是通过搜刮百姓,使得民不聊生而得到的
    民间的经济状况仍欣欣向荣
    国库的钱粮却堆积如山,连打仗都不需要特意准备钱粮
    能做到这两条,就足以称得上是千古明君
    在治理国家上面,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哪个帝王能做到
    至于其他的,就算有些不足,有些老朱看不懂,或者不满的地方,那也是瑕不掩瑜
    甚至可以说,与前面的两条相比,都不值一提
    更何况,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对申城经济的观察,以及与朱孙的书信探讨,老朱对经济学的知识,已经文盲水平提升到了极高的层次
    也越来越能理解朱允熥的诸多治国方针了
    “咱离京这么久,他竟然能凭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坐稳江山,使朝野无人敢反,也委实有足够的能力,执掌大明江山了”
    他出京的时候,原想着引诱那些反抗朱允熥的人跳出来,好将其一网打尽
    为朱允熥登基继位,扫平最后的障碍
    却没有想到,在朱允熥的诸般手段下,根本没有那样的人出现
    究其原因,老朱自己分析了,也与朱孙在书信中探讨过
    一是大明新军的恐怖战力,让潜在的反对者害怕,不敢
    这支由朱允熥一手训练,培养出来的军队,表现出了极其惊人的战斗力
    那些反对朱允熥的人很清楚,正面与新军对抗,绝无打赢的准备
    唯一正式挑战的人,就是晋王朱棡了
    但最终,朱棡主动放弃了与新军开战的想法
    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都很清楚,与新军正面对抗,纯属自寻死路
    正因为如此,税务司发起税务战争,激起满朝反对的时候,也没有谁去一试新军的锋芒
    新军,是朱允熥最大的底气
    其二则是黄子澄案以及随后建立的举报制
    实际上,黄子澄案审而未定的时候,也是朱允熥权力最危险的时候
    但等到后来案件尘埃落定,又利用其收满朝文武之心,危机就化解于无形了
    举报制,密奏制的建立,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大臣的监管,朱允熥的权力,前所未有的强化
    其三则是大明日报的舆论引导,将原本由读书人掌握的话语权,夺到了自己手中
    这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