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173章 忙里偷闲,日暖风恬

第173章 忙里偷闲,日暖风恬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第173章 忙里偷闲,日暖风恬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这种慵懒的状态,难得在年后的皇帝身上出现。
    朱翊钧是昨夜戌时后半段入睡的,却并未在卯时之前准时起床。
    而是一直迷糊到天已然半明的时候,才勉为其难揉着肩膀靠坐起来。
    “几时了?”
    他活动着侧卧压得有些疼的肩膀,招来张宏随口问着时辰。
    虽说要开始准备亲政了,但干活肯定不能连轴转。
    偶尔睡睡懒觉张弛有度,倒也没人说三道四。
    “万岁爷,还有一刻便辰时了。”
    张宏连忙招呼内臣女官,上前服侍皇帝穿衣洗漱。
    朱翊钧搓了搓脸,让自己清醒过来,才开始漱口擦脸:“今日总没什么事了罢?”
    前几天日程都排满了。
    廷议听政、祭祀宗庙、探望故去的大臣、出宫辩经,如今总算把该处置的事情处置得七七八八了。
    张宏对皇帝的日程安排自然是做好功课的。
    他捧着盥洗盆在旁边,轻声回道:“万岁爷,除了今晨两宫送来的奏疏之外,倒是没别的安排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什么急事,奏疏放着下午再处置罢。”
    那就是没事了。
    奏疏虽然不少,但留出上午休息还是没问题的。
    廷议没有要紧的事,今日也不去了。
    至于经筵,当然是推迟了——不是皇帝偷懒,而是经筵官们一致请求,重新整理课件,择日再开经筵。
    想到这里,朱翊钧随口问了一句:“三日前的论道,如今士林什么反应?”
    张宏斟酌片刻,恭敬回道:“万岁爷,如今大量士人聚集在弇山别苑,复盘当日的盛事。”
    “弇州公正领着一众士人将词句逐一注释,以求早日编纂成册。”
    “国子监的监生们,尽数在谈论当日之事,听闻……已经隐隐有了‘圣王出世’之论。”
    “坊间更是开始流传起了‘七贤’的称号,无不将陛下置于首位。”
    朱翊钧一边听着,一边张开双臂,任由女官为他穿戴。
    张宏说的反应,显然只局限在京城之中。
    毕竟大明朝疆域摆在这里,事情的发酵肯定不会太快。
    况且,让人从“皇帝辩经”这件事本身的噱头,放到辩经的内容上,必然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朱翊钧也并未操之过急,只简单嘱咐道:“让通政司动作快点,早点见报。”
    张宏忙不迭应声。
    小皇帝吩咐完,自己都忍不住摇头。
    官僚机构老化,也别指望宣传部门机能维持正常。
    这都第四天了,竟然还没见报——王世贞一个人干活,昨日都在《弇山堂别集》中增稿一卷,将当日之事刊印了出来。
    看来还是得将通政司邸报、新报业务,分割出新闻版署,托付给专业的人来才行。
    张宏拉开椅子,恭请皇帝落座早膳:“万岁爷日理万机,已经好些日子没垂钓了,今晨难得歇息,可要闲适一二?”
    朱翊钧闻言,右手下意识捏了捏,显然已经意动。
    他迟疑片刻,还是含蓄地不置可否道:“朕先去向两宫请安。”
    张宏立刻会意,朝一旁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其下去准备。
    朱翊钧见状,轻咳一声:“打窝也就罢了,不要再特意放鱼了,朕只是枯坐练心而已,上不上货反倒是其次。”
    去年他钓鱼多,太监们的花样也多。
    据锦衣卫说,金水河的钓叟私下感慨,河中的巨鱼多了不少。
    张宏唯唯诺诺:“奴婢知道了。”
    嘴上说以示明白,身后不断打着手势,示意小太监赶紧去操办。
    后者显然也明白皇帝的性子与钓技,直将皇帝给自己准备好的台阶无视,缓缓退了出去。
    朱翊钧揉了揉脖子,开始吃起早膳。
    “陶先生的身后事,礼部议定了吗?”
    陶大临的谥,肯定不能像历史上一样上一个“僖”字的。
    好歹是东宫出身的日讲官,要是无功无过还被上个恶谥,大家怎么看他这个学生?
    张宏回忆了片刻,才开口道:“礼部已经部议完了,是按陛下的定的文比,取择善从之。”
    “今日应当在过廷议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
    马自强还是上道的,只要满足其功名利禄的需求,未尝不是个干活的好手。
    朱翊钧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后,不徐不疾道:“惟新阁的事,筹备得怎么样了?”
    他口中的惟新阁,指的便是属于万历朝的凌烟阁。
    取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路人皆知的典故,再加上取了皇帝的私号一字,可谓是简单而直白地揭示了皇帝的三大志向。
    中兴。
    中兴。
    还是中兴。
    张宏听皇帝问及此事,连忙回道:“回陛下的话,纸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