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历明君 > 第231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

第231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踏星深海余烬灵境行者
的血泊之中。
    「何大侠的教化,某可是切切实实听进去了。」
    「朝廷清丈的大政既然是为均税救国,某必然再不会与之针锋相对。」
    何心隐张嘴欲言。
    葛成挥手打断:「何大侠说赤民的活路,是自己挣来的,某同样大受启发。
    ?
    「朝廷收拾局面,未必能尽如人意,一层一层官吏太多了,某实难个个都信。」
    朝廷的空口白话,信不得。
    不正规的朝廷里,举国贪污,信口雌黄,炮制冤案,再正常不过。
    哪怕正规朝廷里,同样充斥着言而不信,两面三刀,不认前债。
    即便上面的本意是好的,下面一样能执行歪来。
    何心隐听到这句话,心中隐隐预料到了葛成的想法。
    果不其然。
    「与其等着朝廷收拾局面,不妨趁着现在能聚起人再做点事。」
    葛成看向何心隐,咧嘴一笑:「所以,某让他们去大户的地窖里先挣个半日,再做回良民。」
    燃眉之急,自然有燃眉之法。
    何心隐突然没了言语。
    概因他竟不知如何评判这等行为。
    好耶?坏耶?
    何心隐一时分不清,干脆先抛诸脑后:「既然如此,葛将军自去与沈巡抚分辩罢。」
    说罢,便走到葛成跟前,就要带人回县衙。
    然而,葛成却摇了摇头。
    何心隐疑惑皱眉。
    「若是跟着何大侠回县衙,某恐怕就难死了。」葛成仰起头,笑意不减,「兖州诸县,难道不需某这颗头颅威吓一番,尽快平定么?」
    话音落下,殿内陡然一寂。
    沉默半响后,何心隐才缓缓开口:「沈巡抚自有定夺。」
    葛成摇了摇头。
    「今日见何大侠才知,想要在道上混出名堂,必须得读书才行。」
    「何大侠上是名门大儒,可辩经皇帝;下是江湖大侠,可传道赤民。而某只识得三五个大字,整日做些以武犯禁的勾当,自翊明辨是非,到头来照样得被读书人当枪使。」
    「赤民固然对我这等小侠拍手叫好,但说及为民请命,到底不如何大侠一根卷毛。」
    「如今亲眼得见差距,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不过,某死前尚有一处疑惑。」
    语气平淡,反而透露出不容更改的坚定。
    何心隐定定看着葛成这幅去意已决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葛成该不该死?
    按律当然是百死莫赎。
    但话又说回来,江湖中人,杀几个税官,聚几场民乱,算个什么事?
    甚至诚如葛成所说,真进了衙门,按律让三法司判一判,想死都难。
    偏偏葛成自己不想活了。
    许是信念百姓,充州府各县,确系需要他这颗「始作俑者」的头颅用以威逼。
    许是一场火并,害了朋友性命,只能以死抵债。
    也许是葛成受「朋友」之托,如今倒戈卸甲,无言面对。
    可能得原因有很多。
    何心隐唯一能确认的是,自己只能带回葛成的头颅了。
    两人一坐一站,背对着佛堂正殿的大门。
    佛祖的雕刻居高临下,静静注视着这一幕。
    光影斑驳,随行的弟子,左右的帮众,工整摆布的头颅,都成了背景。
    场面古怪又和谐。
    半响之后,何心隐背过身去:「将军且问。」
    葛成抹了抹鬓角,缓缓站起身来:「何大侠方才说,觉民行道,某在泰州学派那边看过好几回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绕到何心隐面前,投去请教的目光。
    何心隐无奈,只得迎上葛成的自光。
    两人灼灼对视。
    片刻后,在葛成满心期待的目光中,何心隐却是胃然一叹,怅然若失:「老夫以前求学的时候懂,几十年过去,早就不懂了,只盼在有生之年摸索出一二。」
    这个回答,让葛成颇有些失落。
    他砸吧砸吧嘴,摇头晃脑,不再说什么,径直从走到佛像前,接连作了三个揖,从香火处拿起一柄长刀。
    何心隐见状,似乎不忍直视,默默迈步离开。
    刚迈过门槛,身后又传来葛成的声音:「何大侠,某下不去手!搭把手!」
    何心隐脚步一顿,无奈转过头,向身旁吕光午示意。
    后者躬身应命,转身走回殿内的同时,又贴心关上了大门。
    何心隐拨开挂在雕栏上的断肢,靠在雕栏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寺观佛气氮盒。
    天边云卷云舒。
    泗水不舍昼夜。
    咔嘧。
    清脆的响声,殿门上悄然多出一抹殷红。
    殿外幽幽一叹,不知何所思。
    写至葛成身死。
    何心隐赫然已经双目朦胧,言语硬咽。
    冯从吾同样慨然动容,迟疑稍许,还是出言安慰道:「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光阴之外 踏星 深海余烬 灵境行者 万古神帝 混沌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