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无灵气,与他人相比差远了,这府试也是考试帖诗的”
大梁府试,最看重的是四书文章,其次是五经经义,再往后才是试帖诗
按理说,陈砚的文章已经足够得案首,可赵通判紧抓试帖诗不放,夏同知也没话好说
两人争论到这等地步,就轮到主考王知府做裁决
王知府思忖片刻,方才道:“此子便得第二”
夏同知暗暗可惜,他拿到陈砚的草纸,率先看了文章,实在是好文章
若不是他亲眼所见,不敢想此文竟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幼童所作
他当年也是科考出身,到二十五中秀才时所做文章比九岁的陈砚也逊色不少
正因如此,他才跟赵通判争论至此
他还是不甘,又站起身对王知府行了拱手礼,道:“府台大人,若此子排名第二,又有谁能排案首?”
单论文章,陈砚的文章就是最好的
王知府笑道:“此子年纪尚小,又能做出大闹考场之事,性子也该磨一磨方能成才反倒是那高修远年纪轻轻,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案首当之无愧”
屋内众人神情各异,却都静默不语
赵通判没料到王知府竟会将高修远点为案首,还有些惊诧
不过高七公子能得案首,他也能向高二公子交差了
3b4.icu3b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