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倒高”之声小了,剩下的就是高家的事了
陈砚对孟永长这等自损名誉之事很是感激,当即动手画《中庸》
一个月后,孟永长捧着新画,简直是热泪盈眶:“只要有九渊在,我们墨竹轩即便名声受损也不怕”
就算那些士子对墨竹轩不满,只要有漫画书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来买
陈砚朝他拱手:“你不入官场,实在可惜”
孟永长年纪虽小,眼光实在独到,又懂得取舍,此次的解决之法与高家救周荣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明远是想不出这等法子的,怕是出自高坚之手
而孟永长才不过十四,还未成丁,可见其天资惊人
“我平生最喜欢的就是打算盘的声音,至于那些圣人言,听之便昏昏欲睡”
孟永长连连摆手,因动作过大,脸上的肉随之颤动,肚子也跟着抖了抖,仿佛浑身都在拒绝
他想得明白,这世间的聪明人全在读书,在官场
一旦他走科举,那就是与天下聪明人争,他必会被踩成泥
要是换成商场,那他这点小聪明就能混得风生水起
至于改换门楣之事,就交给家中其他人去努力吧,孟家又不是只他一个男丁
两人闲谈一刻钟后,陈砚就坐上陈老虎的牛车赶回府学
既然事了了,他也该继续苦读了
陈砚本以为自己在府学缺课多日,必要受些严惩,谁知回来一看,课堂上的桌椅空了一多半
一问之下才知许多人不上课也去衙门口枯坐,以申正义,教谕们根本不管
陈砚便是大大松了口气,再次埋首藏书楼
一入书室,陈砚就如鱼儿入了海,必要等到守书人来赶他了,方才恋恋不舍地借本书回去
那守书人早上再来时,陈砚就已经守在门口,还会带些包子馒头给守书人
也正因此,守书人一日比一日来得早,到号楼实在熬不住,就破例让陈砚晚上多借一本书走,如此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只有杨夫子不好
最近要抄的书越发多了,加之周既白自觉落下功课,愈发刻苦,杨夫子就要多花些心力给其讲课
而陈砚读书越多,文章也越发有神,杨夫子便不能如以前那般随意对之
杨夫子疲于奔命之际,周荣归乡了
周荣一到东阳府,就找到了杨夫子的住处,好友相聚,自是要去酒楼摆一桌
接风宴上,杨夫子连道可惜:“茂之该大展宏图才是”
周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时也,势也”
笑容里多了些释怀:“此次能保住一条命已是万幸,哪里还敢奢求太多”
在鬼门关走了一圈,曾经的意气风发尽数敛去,整个人仿若洗尽铅华
杨夫子朝着周荣举杯,话已不必多说,都在酒里
此次周荣和杨夫子只喝了微醺就停下,由陈砚和周既白搀扶着,坐上陈老虎的牛车回了杨夫子租的小院
如今陈老虎已被族里派着日夜跟随陈砚,为此,族里每月给陈老虎发四百文当工钱
陈得福知晓此事时,还特意找到陈得寿,让陈青闱代替陈老虎来照顾陈砚
“一个月四百个大钱,都快赶上我的工钱了,咱何必便宜了外人,堂兄弟总比族人亲吧”
陈青闱虽读了书,然想在县城找个账房的活儿也不是容易的事
县城一共也就这么些人家,账房又是管着账本银钱,主家多要用自己熟悉信任的人,便是老账房退了,也多会用老账房的子孙
至于其他读书识字的活儿,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挤不进去
陈得福已经为陈青闱找了一年多的活了,也没找到合适的
如今有这么挣钱的营生,他自是不愿放弃
陈得寿却是双手一摊,满脸为难:“陈老虎是族里派给阿砚的,要不你让青闱跟陈老虎打一架,若是赢了,想来族长也是愿意换成青闱的”
陈得福被气笑了:“你怎么不让他们两比写字做文章?”
整个陈家湾……不,十里八乡有几个人能跟陈老虎比打架?
陈得寿更为难:“阿砚自个儿就会写文章,用不着青闱替他写,阿砚缺的是能替他打架挡刀子的人”
陈得福就这般被气走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跟陈得寿往来
得知这些事时,陈砚就拿出了一百两银子,让陈得寿在村里建新屋子
如今陈家湾的青壮们都在热火朝天地给陈得寿盖青砖大瓦房
牛车进了小院,陈老虎就将杨夫子扶着进了屋,陈砚和周既白将周荣扶进了他们的屋子
为了省钱,杨夫子租的屋子并不大,只三间房,原本一人一间,因陈老虎来了,要匀给他一间房再加上杨夫子抄的书越来越多,总要找个地方放好,于是周既白搬去和陈砚同住,原本属于周既白的屋子被一分为二,一半放书,一半